市民社会与人的解放: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对市民社会与人的解放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一个社会总要有它的市民社会,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作为历史性概念,市民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和政治革命的产物,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个人获得宪法赋予的自由权利,但这又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社会。马克思肯定了作为分析性概念的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意义,批判了作为历史性概念的市民社会,并在其基础上构想人类的未来社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对今天的中国不无借鉴之处。由于市民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因而社会主义也得有其市民社会,而又由于市民社会是历史性的,因而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得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并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其他文献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主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谋求共同发展为目标,发挥各自特有的优势,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创新共同体的活动。随着国内外经济
本文把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作为贯穿他整个历史哲学的基本主题和重心,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康德永久和平论的哲学基础,即自然目的论。梳理了康德永久和平的制度构想:其六条国与
为深入研究哈特的法律思想,该文拟从以下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以历史为角度,剖析了哈特分析实证法学思想产生的源与流.第二部分:哈特与德沃金就法律和道德关系展开了论战
首先,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发展观,而知识经济的崛起昭示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其次,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着自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价值
本体论曾被称为“第一哲学”,它饱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从上世纪80年代,马克思本体论思想日益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认为,用什么名称来指称马克思的本体论固然重要,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