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传统聚落景观深间形态研究及文化阐释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镇是城市的起点,是城市空间的原型。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丰富,造就了极富特色的地域文化。对其进行研究,对发掘、保护、继承和发展湘南传统聚落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湘南传统聚落的实地考察,运用形态学分析方法对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并对其文化进行阐释。研究结果如下:   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主要有自然和人文两大空间构成。   (1)自然空间由水系、山势、土地、植被四大要素构成,形成平地村落、山地村落、临水村落、临田畴村落四种类型。   (2)人文空间可划分为:公共空间、街巷空间、水系空间、建筑空间,其总体空间布局有庭院型、向心型和干道型。   1)公共空间作为聚落中的礼制、休闲、祭祀和商业中心,主要是由广场、公共建筑、街巷、池塘构成,形成散点型、带型、组团型三种形态。   2)街巷在传统聚落中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呈现出两种不同形态:规则型与不规则型。街巷空间由街道、巷道、建筑三大要素构成,形成一个围合的界面系统。通过不同节点的空间处理,使得整个街巷空间尺度宜人。   3)根据水系空间形态可划分为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水井、河流、池塘构成了尺度亲切宜人的水环境。   4)湘南传统聚落中的建筑有三大类型: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住宅建筑。建筑空间作为景观空间形态的基本单元,从平面上来看主要有三开间、四合天井式、多开间、多进深、平面组合式。空间序列一般为:院外街道空间-入口门厅-天井-过厅-天井-堂屋-室,其空间层次分明,等级明确。   不同的空间贯通、穿插、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线性的聚落空间序列,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中有两种空间序列结构:递进式和并列式,其空间处理手法丰富多样。   湘南传统聚落丰富的景观空间形态受到风水观念、血缘宗法、交往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湘南传统聚落的文化阐释,分析其景观空间的社会人文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特点有:①整体性,人文空间与自然空间的有机结合,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②丰富性,不同空间形态的组合形成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③文化性,相似的文化意象是湘南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因为。  
其他文献
毛竹在我国南方地域分布广,经济价值大,固碳能力强,是重要的固碳树种。在新造毛竹碳汇林内,设置80 m×100 m固定标准地,采用固定样地长期连续观测的调查方法,运用EXCEL、SPSS
森林采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己成为各国政府
干旱地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重金属胁迫、拟选植物有限,使得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较大。对干旱矿山地区现有的
【中圖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64-01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它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消极不利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
【摘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次是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好的课外书。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方法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
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是高度危险性害虫,2007年9月在我国吐鲁番地区被发现,已经对当地枣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且分布范围呈逐年扩大趋势。摸清枣实蝇基本飞行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课内外材料众多,如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快速筛选出有用的语文阅读内容成了当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关注的话题。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正是在这一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摘要】结合学农等社会实践进行作文训练,开展“我笔写我心”之作文训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就一定会改变不愿写作文的局面,使他们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关键词】作文 实践 指导 修改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