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果实采后软化与果胶降解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799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Actinidia)在采后细胞壁多糖降解显著,特别是果胶;果胶对猕猴桃果实质地及软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不同种猕猴桃果实软化特性不一,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种类的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果胶的降解进行具体的研究。本试验以美味猕猴桃‘徐香’(Actinidia deliciosa‘Xuxiang’:XX)、中华猕猴桃‘红阳’和‘金丽’(Actinidia chinensis‘Hongyang’,‘Jinli’:HY,JL)、毛华猕猴桃‘华特’(Actinidia eriantha Benth‘White’:WT)、软枣猕猴桃‘晚绿’(Actinidia arguta‘Wanlv’:WL)为试材,比较了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在25℃和4℃贮藏下的基本生理特性,重点分析了猕猴桃果实采后果胶及果胶酶的变化规律及差异。为深入认识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采后果胶降解提供参考,对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采后基本生理不同。‘徐香’、‘红阳’、‘金丽’、‘晚绿’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大,果实质地软化明显,而‘华特’变化较小;与‘红阳’相比,‘华特’果实不同形态钙组分含量均较高,贮藏末期其细胞壁结构相对完整。2.随着果实的软化,猕猴桃果实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共价型果胶(CSP)、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徐香’、‘红阳’、‘金丽’、‘晚绿’细胞壁各组分均大量降解;‘华特’细胞壁各组分降解较少,特别是果胶降解最少。猕猴桃果实各果胶单糖含量组成均以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3种单糖较多,甘露糖、岩藻糖、木糖较少;各果胶结构主要以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和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II型结构为主。3.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果胶裂解酶(PL)、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的活性大多与猕猴桃果实硬度、水溶性果胶、共价型果胶、半纤维素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红阳’和‘华特’果实后熟软化的关键酶是PME、β-Gal、PL,‘金丽’和‘晚绿’果实后熟软化的关键酶是PME、PL、α-Af。4℃低温处理可抑制果胶酶活性的变化,延缓猕猴桃果实细胞壁的降解,延长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期。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PME、β-Gal相关基因可能与猕猴桃果实软化有关。
其他文献
苹果新品种‘瑞阳’产量高、品质优,但在生产中表现易发苦痘病等相关生理病害,严重影响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以‘瑞阳’苹果为试材,调查了不同果园苦痘病的发病率,探索了苦痘病发病率与钙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喷钙处理,测定果实内在和外观品质、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补钙对缓解瑞阳苹果的苦痘病发病率的作用。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果园‘瑞阳’苹果苦痘病发病
目前生产上主要栽培的葡萄为欧洲葡萄,其具有品质好、风味佳等优点,但其最突出的缺点是不抗病,尤其是不抗白粉病,常常给农业生产上带来巨大的损失。现阶段我国葡萄生产上常用白粉病防治方法还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方法虽然见效快,但长期施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畜生命健康,而且也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不符合绿色健康的发展要求。除此之外,育种是另一种常见增强抗病性的有效手段。虽然近年来在分子抗病育种领
葡萄是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果树之一,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地发展,无核葡萄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在鲜食、制干等方面都具有较高价值。本研究从探究无核葡萄的形成和发育特点出发,以无核的欧洲葡萄做母本,具有一定抗寒性的‘北冰红’、‘北醇’、‘双优’等品种做父本,根据亲本特点配置了14个杂交组合,利用胚挽救技术将胚珠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杂种胚,探索其取样时期、胚发育的天数以及不同亲本基因型等因素对无核
无核葡萄食用方便,用途广泛,被全世界广泛栽培,因而无核葡萄品种选育一直是我国葡萄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无核葡萄常规杂交育种只能以有核葡萄作母本,无核葡萄作父本杂交,后代中无核几率低,周期长,见效慢。1982年Ramming和Emershad改变了传统的无核葡萄育种模式,创立了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可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作母本杂交,通过离体胚珠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幼胚进一步发育后获得杂种植株,该方法极大地提
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苹果是对硼素营养反应敏感的果树,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对硼素的浓度适应范围比较窄,缺硼或高硼对植物生长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本试验以苹果组培苗M26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缺硼(B0,0 mg.L-1)、低硼(B5,5 mg.L-1)、适硼(CK,15 mg.L-1)、高硼(B50,50 mg.L-1)4个硼浓度水平,探究胁迫处理下苹
大量研究表明,在果树整个生长期内进行适当的栽培管理方式,能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升产量和果实品质。本试验以‘长富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果树进行不同强度的冬季修剪量处理、不同组合的追肥灌溉处理、成熟期不同留果量处理,以期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和冰酒品质,减轻延迟采收对次年商品果品质的影响,为苹果深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0~40%的冬季修剪量范围内,随着修
温室通风是塑料温室调控室内微气候的主要手段,直接改变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可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自然通风系统结构简单、节能、适用范围广,是最普遍的通风换气方式。为确定降温、除湿、换气等不同环境需求下的温室最适通风方式以及通风口高度,本研究以陕西省杨凌地区的塑料温室为对象,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对3种通风方式(只开启侧通风,只开启顶
我国是一个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农业大国。干旱不仅抑制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西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研究西瓜在干旱环境下的生理响应机制,鉴定和筛选优质抗旱西瓜品种具有重大的农业生产意义。本研究进行了苗期盆栽持续干旱试验,将形态指标与生理生长指标相结合,通过旱害指数初步评价各品种的抗旱性,再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分成了高、中、弱三类
无核葡萄育种与生产是当今世界鲜食葡萄与制干的重要目标,目前世界上主栽的无核葡萄品种,果实性状优良但抗寒性差。无核葡萄在寒冷地区栽培时易发生冻害,不仅造成生产埋土成本高,还使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选育一批无核抗寒葡萄的品种,是进一步扩大葡萄栽培范围与预防冻害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优质的欧洲无核葡萄品种为母本,以抗寒性强的中国野生山葡萄的后代欧山品种及其它抗寒材料为父本,共配置16个杂交组合与1个
‘秦韵’(优系代号5D2-36)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最新选育的苹果新品种,亲本为“秦富1号×皇家嘎拉”。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以‘秦韵’为试材,以富士系‘玉华早富’和嘎拉系‘金世纪’为对照,研究‘秦韵’苹果的生物学特性、果实主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等,了解该品种的相关特性,完善配套的栽培技术,为其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当正、负积温达到148.82℃和-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