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生物农药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生产上主要栽培的葡萄为欧洲葡萄,其具有品质好、风味佳等优点,但其最突出的缺点是不抗病,尤其是不抗白粉病,常常给农业生产上带来巨大的损失。现阶段我国葡萄生产上常用白粉病防治方法还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方法虽然见效快,但长期施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畜生命健康,而且也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不符合绿色健康的发展要求。除此之外,育种是另一种常见增强抗病性的有效手段。虽然近年来在分子抗病育种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将其投入农业生产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传统育种技术所需时间亦相对较长。因此,选用生物防治手段无疑是目前比较高效、环保的方式。本试验通过前期调查研究,筛选出四种不同成分的生物农药,结合盆栽植株及大田植株两种试验材料,比较四种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相关药剂的选用提供参考及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施药处理后的盆栽植株和对照植株接种葡萄白粉菌小种NAFU1,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3、5、10 d后,经台盼蓝染色方法,观察白粉菌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经四种生物农药处理后的菌丝长度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506.23μm、480.00μm、494.63μm、455.83μm;接菌5 d和接菌10 d后,对照植株的孢子梗数量分别为32和84,而处理植株的孢子梗数量均少于对照的50%,表明白粉菌菌丝在施药处理后的植株上的生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接菌10 d后,处理组的孢子梗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依然差异显著,但大黄素甲醚的防效相比接菌5 d时有所下降,表明大黄素甲醚在药效的持续性方面表现得不如另外三种药剂。四种生物农药按防效进行排序分别为阿泰灵最好,多抗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次之,大黄素甲醚则相对较差。对田间自然感病的植株进行施药处理后,四种生物农药均与对照植株呈显著性差异,表现出明显防治效果。施药后孢子数量明显减少,且以施药后3 d左右防治效果最为突出,7 d后孢子数量虽然逐渐增多,但与对照相比依然具有抑制效果。因此,在白粉病发病较为严重的时期,建议一周喷施一次为宜。2.通过DAB染色观察,与对照植株相比,经阿泰灵、枯草芽孢杆菌和多抗霉素处理后的植株叶片上均有过氧化氢的积累,且以阿泰灵的的积累量最高,达到了19.2%;枯草芽孢杆菌和多抗霉素次之,分别达到15.47%和13.94%;大黄素甲醚的过氧化氢积累量则相对最低,仅有5.83%,与对照植株无差异。表明大黄素甲醚的主要功能可能是杀菌作用,对于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能力的效果相对较差;经过阿泰灵处理后的植株叶片CAT酶活性在四种不同处理当中水平最高,达到了208.6 U/g,枯草芽孢杆菌与多抗霉素次之,大黄素甲醚最低,为101.7 U/g。前三种药剂均与对照和大黄素甲醚差异显著。这与过氧化氢积累结果一致,也从侧面说明这三种药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且以阿泰灵的效果最好。3.对四种药剂处理后的植株进行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株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而其它三种药剂则无影响;四种生物农药对植物光合过程中产生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总之,生物农药对葡萄白粉病具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其成分来源具有化学药剂所不具备的绿色、安全的特点。选择阿泰灵等生物农药运用于葡萄白粉病的防治,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苹果(Malus domestica)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最大的优势产区,但随着冬暖气候加剧和春季气温增高,苹果花期提前,遭遇“倒春寒”引起的花期冻害的概率和程度增加,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本研究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农艺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措施和综合措施处理延迟苹果花期,以躲避晚霜冻害,同时探究了延迟花期技术对苹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探究了喷
‘金福’猕猴桃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筛选选育出的新优系,其果肉翠绿、风味甘美,贮藏期长,可作为绿肉猕猴桃‘海沃德’的更新替代品种推广种植。但目前对‘金福’猕猴桃的研究较少,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对‘金福’猕猴桃的推广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以‘金福’猕猴桃作为试材,‘海沃德’猕猴桃作为对照,探究了‘金福’猕猴桃采后生理、质地及组织结构的特性,旨在为‘金福’猕猴桃的研究及
寒冷季节为温室提供必要的加温措施是温室种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传统化石能源无法替代的优势,太阳能加热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可以满足温室冬季夜间的加温需求,为温室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针对现有太阳能集热装置集热能力有限、占用耕地面积和遮阴等局限性,展开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设计一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探究集热倾角、管间距和保温材料对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影响,根据研究结
新疆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是我国重要的名特优品种,其果实含糖量高、皮薄肉细、汁多味甜、香味浓郁,但果个小,阻碍其发展。云南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是梨的重要异属砧木,嫁接某些梨属植物后可实现矮化和早果等特性,但云南榅桲根系较浅,抗逆性差,特别是在盐碱性土地上生长不良。多倍体具有器官巨大化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因此多倍体诱导成为培育丰产、抗性强
富士是我国苹果主栽品种,富士系品种资源繁多,我国在生产中只应用了极少一部分品种,缺乏对其它众多富士系品种的试验观察与评价,因而如何使富士系不同砧穗组合达到最优搭配,克服“水土不服”,扩大推广面积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试验在陕西省乾县、旬邑、洛川、吴堡四个苹果产区,通过对现有富士系砧穗组合树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等调查,综合评价了不同砧穗组合富士系品种在各地区的适应性,初步筛选出适宜各地区栽
本研究以‘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在2019-2020年通过叶面喷施不同配比尿素(CH4N2O)与氯化钾(KCl),研究了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取得的结果主要如下:1.N(氮)与K(钾)均可以提高叶面积、比叶重、百叶重。当叶施N含量在1.17g L-1,施K量在1.15 g L-1,即N:K2O=1:0.98,‘长富2号’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所含氮、磷、钾含量也达到最高。2.随着叶施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生产中长时间的过量施用大量元素肥料忽视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在苹果园土壤缺硼现象普遍发生。缺硼会影响苹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苹果的产量、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砧木影响苹果树的生长、养分吸收,缺硼症状的发生也与砧木相关。因此,研究缺硼苹果砧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M26和T337的苹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两种砧木进行缺硼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包括鲜
在温室中维持适宜的温度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来说至关重要,但现在我国大多温室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夏季白天温度过高需要通风降温,冬季夜间温度过低需要采取加热措施。在夏季降温方面,目前的技术体系尚未完善;冬季保温方面,前人已进行了诸多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已基本能够确保农作物安全实现越冬生产,但存在能源利用低下,建造成本较高等问题。相变材料是一种高效储能材料,将其应用到温室中,可以很好的调控温室温度环
苹果(Malus domestica),因其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具备较高的商品价值。果实品质是衡量其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果形也是决定其商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良好的果形及品质能进一步提高其商品价值。在实际生产中,果园管理是一门系统复杂的工程,管理不当容易出现果形差,果实品质低等问题。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改善果形,提升果实品质的常用手段,但果实中可能存在药剂残留的问题。褪黑素和多巴胺是植物体内存
苹果新品种‘瑞阳’产量高、品质优,但在生产中表现易发苦痘病等相关生理病害,严重影响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以‘瑞阳’苹果为试材,调查了不同果园苦痘病的发病率,探索了苦痘病发病率与钙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喷钙处理,测定果实内在和外观品质、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补钙对缓解瑞阳苹果的苦痘病发病率的作用。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果园‘瑞阳’苹果苦痘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