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是惠安女民俗精神的典型特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惠安女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惠安女已经是有思想、有文化的时代新女性,传统劳动思想逐渐淡出,身着现代服饰的年轻惠安女身影活跃在日常生活各个角落。虽然惠安女形象发生了转变,惠安女题材绘画创作却依然是全国美展中长盛不衰的主题。目前,惠安女作为福建省的重要文化符号,惠女服饰也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形象为画家们所描绘,并随着时代美术潮流的演变形成了形式各异的画面语言。只有对惠女形象有深入的认识,绘画创作才不至于流于服饰表层,而如何正确地把握惠女形象的变迁并合理进行服饰画面处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惠女服饰作为研究视角,以全国美展的惠女作品为研究范例,通过惠安女题材作品服饰处理手法的变化来探究画家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审美趋势。全国美展具有权威性和典型性特征,反映了阶段性惠安女题材作品的审美特征,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惠安女题材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全国美展惠安女题材作品进行内容解读总结其审美趋势的变化,以此来探讨多样化内容下多样性的服饰画面处理手法,归纳分析梳理出惠安女人物造型演变的基本脉络。通过对全国美展惠安女题材作品的收集、整理、分析为惠安女题材作品的研究者提供多类型的图文资料,并依据研究成果完成笔者的惠女题材毕业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