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外涂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来评价其治疗不同类型、不同部位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寻找一种新的途径。方法:51例血管瘤患儿均符合本治疗的纳入标准。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28天~12月,平均3.8月。血管瘤大小为5×5~78×18毫米。根据Waner和Suen的血管瘤分类方法,其中浅表血管瘤28例,深部血管瘤6例,混合型血管瘤17例。按照发病部位分类,位于头颈部32例,躯干10例,四肢9例。在排除治疗禁忌症、征得家属同意及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后,于瘤体部位外涂普萘洛尔凝胶治疗,每日三次。通过定期复查患儿血管瘤颜色、大小、瘤体血流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阻力系数(Resistant index,RI)的变化,评价其疗效;通过监测患儿血压、心率、空腹血糖及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并定期复查患儿血常规、血生化全套、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其安全性。疗效的评定按照Achauer疗效评定法:I级:差,瘤体缩小<25%,Ⅱ级:中,瘤体缩小26%~50%,Ⅲ级:好,瘤体缩小51%~75%,IV级:优,瘤体缩小>75%。结果:51例患儿,随访时间1~10月,其中涂药2月者8例,涂药5月者12例,涂药7月者17例,涂药9月者14例。患儿血管瘤经治疗后均停止生长,瘤体变小,质地变软。其中25例可以通过彩超检测PSV、RI,出现PSV变小,RI增加(P<0.05)。患儿疗效评定Ⅰ级4例(7.84%),Ⅱ级18例(35.29%),Ⅲ级22例(43.14%),Ⅳ级7例(13.73%)。浅表型血管瘤疗效优于深部及混合型血管瘤(P<0.05),不同部位之间血管瘤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患儿未出现明显心率、血压下降和空腹血糖降低,无饮食、睡眠不良情况,血常规、血生化检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于浅表型血管瘤,能达到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相同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安全方便的、患儿较易接受的治疗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