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业与网络会计不断运用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之中,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对内部控制及评价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上市公司为了加强经营效率,改进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对其内部控制及评价也更加重视。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不统一,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保证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模型等。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有必要推进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向全面、科学、有效的发展方向而努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效率。本文以系统理论、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信息化环境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了相对全面系统的研究,基于COSO框架构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层次指标进行了评价,根据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得出的综合评价值,为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了具体依据。首先,本文结合信息化环境下新背景,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相关理论与现状出发,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系统的评述。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其次,结合COSO框架,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建立了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5个准则层指标和24个指标层指标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市公司具体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具体的上市公司,根据得出的综合评价值进一步分析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