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处于典型的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外部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受到限制,从而企业飞速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鉴于我国银行融资一直占据着融资渠道的主体地位,如何更便利地从银行获得融资是许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许多企业开始主动寻求银行关联以求缓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不足问题。银行关联在直觉上是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手段,但考虑到其与政治关联因素在企业融资约束影响中存在较大的互相干扰,且银行关联与融资约束间本身也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基于新兴国家背景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仍然缺乏。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分析银行关联与政治关联在影响企业融资约束中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力求甄别银行关联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效果和影响途径。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稳健的理论逻辑分析与实证设计对银行关联与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政治关联分组,对银行关联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其次,考虑了政治关联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政治关联对融资约束的作用,以及分析了其在银行关联与融资约束间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建立银行关联能够缓解其融资约束,有银行关联的上市公司相对于没有银行关联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较小。(2)在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在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并不能很好地发挥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政治关联是银行关联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3)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较大,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较低。民营企业中银行关联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不明显,而国有企业则作用显著。本文的研究能够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中,银行关联主要通过间接路径即在政治关联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因此要解决目前的融资难问题,有关决策部门应尽快消除信贷资金配置上的歧视,合理发挥银行关联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构建完善资本市场,加快资本市场化改革进程,以使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及时充分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