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缺陷的深度学习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是动车组获取电能的唯一途径,其服役性态直接关乎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受电弓对接触网的冲击也不断加剧,持续振动导致的接触网零部件“松脱断裂”等故障,严重危及高铁安全运营。如何通过有效的检测监测手段,提前发现各类接触网及其零部件故障,对于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意义重大。随着高铁供电安全检测监测(6C)系统的投入使用,高铁接触网的运行维修正逐渐从传统的人工巡视向智能化检测与视情维修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接触网系统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且沿高铁线路架设,实现其故障的智能化检测仍面临着检测环境复杂、缺陷表征细微和检测可靠性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开展研究,以提高接触网检测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可靠性。在接触网零部件缺陷检测过程中,首先要从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出接触网零部件,即目标检测,然后才能实现其缺陷识别。第二章分析了基于级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框架,并在接触网图像数据集上对其进行了关键零部件定位实验,级联网络展现了良好的性能。在定位的基础上,本文对零部件的缺陷识别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接触网零部件缺陷识别面临着缺陷样本稀少的问题。如何在样本有限的前提下,训练泛化性能良好的分类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第三章综合采用迁移学习和集成学习的策略,首先通过多个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多种特征,基于此训练多个遵循结构化风险最小原则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然后由这些分类器构建集成分类器,进一步提高小样本情况下分类器的泛化能力。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在缺陷样本极其稀少的情况下,基于分类的缺陷识别方法不再可行。第四章将缺陷识别转化为异常检测问题,通过不需要缺陷样本训练的深度无监督学习方法来解决。该方法将深度分类器和深度降噪自动编码器集成到了同一个深度多任务体系结构中,不需要缺陷样本进行训练,而且可同时完成绝缘子的分割和缺陷识别任务。接着,考虑到所有的接触网零部件都具有固定的几何形状,且缺陷也往往反映在几何特性的变化上,第五章提出通过图像分割获取零部件的几何特征,进而根据几何特性的变化来识别缺陷。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克服缺陷样本缺少的问题,而且为定量地衡量松动缺陷提供了可能。其中,零部件的准确可靠分割是该方法的关键。本文通过贝叶斯全卷积网络来分割零部件,该网络通过融合骨干网中的多分辨率特征,提高了零部件的分割精度。同时,贝叶斯神经网络能够评估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全卷积分割网络的缺陷识别方法具有良好效果。最后,第六章深入研究了数据分布变化对深度学习模型可靠性的影响与对策。既有的缺陷检测方法都遵循固定的数据分布假设:一旦训练完成,则机器学习模型不再变化。但是,在接触网缺陷检测中,数据分布往往不是固定的。原因是以移动车辆为载体的视觉检测系统需要适应不同的铁路线路,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检测载体运动和照明强度变化的影响。因此,检测模型的学习不应该是一次性事件,而应该是能够适应数据分布变化的连续过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的缺陷检测框架,以应对数据分布的变化,从而确保检测质量。该方法定义了结合模型不确定性和先验知识的不可靠性指标,基于此设计了自适应策略,以使分割网络能够主动适应数据分布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分割网络主动数据分布的变化,保证决策的可靠性。论文形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接触网缺陷检测的技术体系,为开展接触网缺陷检测智能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剧增。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因此,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空轨和地面轨道交通。地铁和空轨的基础建设成本较高,城市地面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对中小城市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今,城市地面轨道交通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将针对城市地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存在着许多被周期性重复执行的控制任务,它们要求系统的输出能够在有限的周期时间内实现对参考轨迹的精确跟踪。由于已存在的如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传统控制方法都只能在无限长的时间上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并不适用这种场景。然而,借助于被控制对象的重复运行模式,迭代学习控制能够利用之前的试验信息来改善当前试验的控制性能,因此在处理周期性控制任务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作为促
局部冲刷已成为影响桥梁基础施工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沉井基础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大跨桥梁的基础,研究沉井基础在着床和悬浮下沉状态中的局部冲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桥梁基础局部冲刷在不同影响因素、基础周围流场及泥沙运动等方面的冲刷机理,总结了桥梁基础局部冲刷计算公式在平衡冲刷深度和随时间发展冲刷深度的研究情况,并阐述了桥梁基础冲刷关于影响因素和冲刷特性的水槽试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现
学位
弓网系统由受电弓和接触网组成,是高速铁路的关键设备之一,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是高速列车稳定受流和安全运行的基础。随着车速与功率大幅提高,牵引电流形成强烈的高速移动弓网磁场,产生弓网磁效应,包括弓网电动力及速度趋肤效应等表现形式。弓网电动力会影响弓网接触压力,可能导致弓网离线问题;速度趋肤效应会影响受电弓滑板上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变温升状态,影响弓网服役寿命。目前,关于高铁弓网电接触
我国公路货运市场的承运交易信息长期处于不对称、不流通的状态,这是由其以货运代理为中间商的三方货运议价体系所决定的。在传统三方货运议价体系下,货运代理作为中间商,专门为托运方找承运人,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由于价格不透明,导致承运人丧失了与托运人正常的议价能力,妨碍了对公路货运市场运价与运营模式的提升。同时,由于货车司机缺乏一体化的车货匹配管理和优化,缺乏合适的运价定价标准和规范,被迫低效地开展找货、
学位
学位
复合材料结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耐高温以及抗疲劳等诸多优良性能,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旋转复合材料梁是其在应用中比较重要的结构,如风力机叶片、直升机螺旋桨等都是重要的工程应用实例。前人针对旋转梁的研究表明旋转效应将诱发产生旋转面内的摆振振动、垂直于旋转面的挥舞振动、绕自身轴的扭转振动以及轴向拉伸运动。由于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使得梁的不同振动形式发生耦合,旋转效应、安装方式以及外部环境等其他因
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球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有限的化石能源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因此,人们一直都致力于新能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其中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利用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利用道路路面作为太阳能收集利用的新型集热器逐渐受到关注,跟传统的光伏电池板相似,太阳能光伏道路运行时仅有少部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其余大部分转换成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