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联轴器调速性能及磁热固耦合特性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dou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力联轴器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转矩,具有无泄漏、避免振动传递等特征,在石油、化工、制药等对密封要求严格的场合被广泛应用。由于电磁、温升、机械等因素对磁力联轴器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其运行过程中的涡流损耗所引起的温升不仅会引起永磁体退磁,同时温升的变化也会引起大的热应力。为研究磁力联轴器调速性能及磁热固耦合特性,本文基于磁热固多场耦合的方法,对磁力联轴器的调速特性、温升特性及热应力进行了仿真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磁力联轴器的结构模型,通过等效磁路法与基尔霍夫定律对其磁路进行解析计算,对磁力联轴器的转矩公式和调速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对磁力联轴器的调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到其调速特性曲线。(2)建立了磁力联轴器温度场计算模型,对磁力联轴器进行磁热耦合计算,得到磁力联轴器的整体及各部分温度分布;并对磁力联轴器在恒转矩负载下的调速区间的温升变化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铜盘与永磁体的温度在调速区间内的变化趋势。其中恒负载转矩为280N·m时,永磁体最高温度为91.672℃;同时永磁体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且最高温度位于永磁体的中心位置。(3)建立了磁力联轴器应力场计算模型,对磁力联轴器进行磁热固耦合计算,重点分析了铝盘与永磁体在不同负载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及调速区间的应力变化;探讨了永磁体和铝盘之间的过盈量及从动盘的温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由于随着装配过盈量的增大,永磁体及永磁体铝盘的应力均增大,整体过盈量的无量纲值应避免超过0.0005。本文对磁力联轴器调速性能及磁热固耦合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探讨了过盈量和温度对磁力联轴器应力分布的影响,为磁力联轴器后续的装配与使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微纳米压痕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测试技术,具有实验结果丰富、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各材料相关领域展现了宽广的应用前景。但微纳米压痕仪器的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仪器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材料力学等相关知识,一方面,国外压痕技术发展已经成熟,相关技术进程全面领先国内;另一方面,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国外又对相关器件和材料出口限制。因此,设计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大部分关键器件实现国产化的压
氮化镓(GaN)是典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以及深紫外光、蓝光、绿光等光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GaN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难以实现在GaN材料表面制备大面阵微结构。目前,常采用传统的干法刻蚀对GaN材料进行加工,而传统的干法刻蚀需要与光刻掩膜工艺相结合,导致其加工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并且在刻蚀过程中反应速率慢使得微结构加工周期长。因此,研究一种
S136D模具钢是一种塑料模具钢,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的成型。模具表面的平滑程度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通常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对工件表面进行减材加工处理,以产生更光滑、平正的表面,但是这样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而且具有成本高、废物难处理等问题。激光抛光是一种非接触式表面抛光技术,可以在不损耗自身材料的情况下,对材料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本论文拟采用激光对S136D模具钢进行抛光,研究内容如下:(
高熵合金是打破了传统中合金的单或双主元数目限制,将不少于五种金属主元等摩尔量或近似比例相互混合制备,具备高混合熵、优良性能的新型合金,拥有良好的实用前景与研究价值。本文选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制备铸态CrVNiAlCu高熵合金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内置的能谱仪(EDS)、维氏硬度计(TMHV-1000)、电化学工作站(CS350)与马弗炉(SX2-6-13)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世界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环保压力,各国制造业的轻量化设计势在必行。基于节能与环保的强烈需求,能充分满足产品轻量化和强韧化需求的薄壁件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关键零部件,其镦挤成形工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薄壁件侧壁受到轴向载荷作用时容易发生失稳起皱现象,这也是薄壁件成形过程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管形件及圆筒件侧壁轴向受压时容易发生向外鼓凸并导致失稳折叠等现象,提出
工程陶瓷作为典型的硬脆性材料,超高的硬度以及良好的化学性能等优异特性使其在工业领域以及5G建设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然而,高硬度以及高脆性使得工程陶瓷的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特别是在陶瓷材料的钻孔加工中,孔的出口崩边以及孔壁损伤几乎同时存在。如何控制陶瓷材料的钻孔加工损伤,提高钻孔加工质量,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开展不同钻孔工艺下的氧化铝陶瓷钻孔加工的离散元仿真,研究了陶瓷孔的钻孔加工损伤
钛基纳米材料被认为是生物相容性较高的纳米材料,其中钛酸纳米管(TiNTs)和钛酸纳米纤维(TiNFs)因为其高比表面积等优点,被考虑用于载药系统,很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但目前对这两种材料对内皮细胞(ECs)的毒性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中,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了二维内皮细胞体外模型,先是使用了传统毒理学方式研究了TiNTs对内皮细胞的毒性(TiO2作为对照)。结
管材内高压成形技术是在结构轻量化的背景下开发出来的一种减重、节材、节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空心轻体结构件的新型先进制造技术。本文以304不锈钢T型三通管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T型三通管的塑性变形规律(应力应变、壁厚分布和金属流动)。研究了内压力、轴向位移和平衡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成形T型三通管的支管高度和壁厚分布的影响。对T型三通管的成形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
自氧化铪(HfO2)基铁电材料问世以来,其优异的铁电性能被人们所熟知,逐渐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元器件中。相比于传统钙钛矿结构铁电薄膜,HfO2基铁电薄膜CMOS工艺兼容度高、可微缩性好、操作电压低、极化强度适中,而且还具备极高的抗辐照能力,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新型铁电薄膜材料。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以及原子层沉积法成功制备La、Y、Sr、Zr等四种掺杂的氧化铪薄膜,并对其进行了性能优化以及辐照实验研究。具体
多效蒸发(Multiple Effect Evaporation,MEE)的原理是在系统中设置多个蒸发器,通过重复利用蒸发过程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级蒸发器的热源,以达到节能优化目的的一种蒸发方式。多效蒸发系统在制备医药注射用水、造纸黑夜浓缩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多效蒸发的热力过程可以达到优化系统结构、降低能耗的目的。目前,制备注射用水多效蒸发系统的研究模型属于比较简单的通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