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所有国家开展经济活动的一项主要目标,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以GDP增长速度的高低作为判断经济形势好坏和政府经济政策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取得GDP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为之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等,GDP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国民福利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必须转化为绝大多数居民的福利水平提升才有实质意义。单一的GDP指标己成为一种表象,它掩盖了许多实质性的东西,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比GDP更重要的经济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为了弥补GDP单一指标的不足,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参考,更加科学合理地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GDP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第一、二章论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有关GDP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和方法背景。第三章通过对质量、产品质量及GDP的理解,将GDP质量界定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产出有效性。并从不同角度对GDP质量进行解释。第四、五章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独立性等原则,选取13项指标构成中国GDP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目前综合评价理论中指标赋权方法的评述,确定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GDP质量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伴有小幅波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3-1993年为低质上升期,此阶段质量得分值为负值,主要是由于我国处于改革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且经济总量不高,同时,居民生活质量低下,高通胀率等造成的。1993-1998年为平稳发展期,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科技水平提高。1998-2006年为稳步上升期,我国实施科学发展战略,GDP质量内部指标得到改善,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之后,对GDP质量综合得分和数量扩张进行一致性分析,总体上可以看出,GDP质量随着GDP数量的增长而增长,部分年份里二者的同步性较差。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GDP质量水平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