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很大也很复杂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千百年来,它一直都是诸多学者广泛研究的话题之一,其中有很多学者努力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定义。一般情况下,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在不同的国家、民族、种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鬼”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当今时代的精神信仰,“鬼”文化都起到了主宰的作用,可以说,从远古至今,我们都没有脱离“鬼”文化。同时,这一小小的文化因子,在日本,也是有着独立的发展脉络和节奏,但它们同属于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即便是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同一性。本文以中日两国的“鬼”形象为例,分析比较中日两国“鬼”文化的异同。第一章介绍中日传统文化中“鬼”的起源与“鬼”形象的变迁。主要从中日两国“鬼”的起源、中日两国“鬼”形象的变迁两个发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源头上进行了比较;第二章介绍中日两国“鬼”形象的基本特性。主要从中日两国“鬼”形象的比较、中日两国鬼形象所具有的技能的比较、中日两国鬼形象所存在的世界的比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进一步归纳、分析出中日“鬼”文化的异同;第三章分析中日两国“鬼”的类型及文化意蕴。在本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的鬼的类型、然后是日本的鬼的类型、最后重点对中日两国复仇女鬼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更加形象、逼真地把中日“鬼”文化中的相同与差异探究出来。在文章结尾,通过结语,总结归纳出中日“鬼”文化研究的比较结论,从而完成了本篇论文。总之,中日文化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本文界定于“鬼”文化研究这个点上,从一个层面上研究了两国文化的异同,希望能够为后人研究中日文化的异同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