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二中全会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在中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就成为了重要的历史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力图解决落后的中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但是被过早放弃。本文力求从社会论的角度,着重探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之来龙去脉。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二、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新的论述。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的历史过程。第四、七届二中全会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的关系。 第一部分,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为主要线索,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萌芽、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发展的最高成果及其逐步降温的历史过程。 第二部分,分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新的论述,阐释其内在的不协调性。 第三部分,分析毛泽东和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有关理论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介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和过程,探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断。 第四部分,论述七届二中全会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的关系。回答为什么七届二中全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的关键性环节的问题。 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中探求七届二中全会与放弃这一理论的关系,对于弄清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之是非曲直,评估其现实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宝贵经验,将之与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相联系,归结起
本文基于移动机器人平台设计实现了核心嵌入式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下位机两级体系结构,开发了环境信息采集上位机软件及机器人运动控制下位机软件;通过激光测距仪实时测量与数据处理,实现机器人对环境目标的探测与感知,设计了电机控制器用于实现机器人运动控制;最后,针对目标搜集使命案例,验证了移动机器人对环境目标的自主探测与搜集的作业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其运动控制器满足使命任务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挖掘规划要素对于用地模拟的影响程度,为科学预知快速城镇化区域用地状况和城乡规划编制提供依据。采用基于决策向导(Decision Wizard)的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链(CA-Markov)
我国13亿人口中约有3.67亿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28%),可以说是中国出版细分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没有哪一个门类的图书有少儿读物那样具有如此最庞大的服务人群,同时也负有最崇
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以下简称“四权”),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
近年来,Changjiang Weekly,Wuhan Time,Wuhan Social等多家外文媒体在湖北相继诞生,省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也纷纷开通外文版,它们弥补了中文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的局限,在湖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