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耳部HRCT、耳部MRI检查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将无耳部手术史、临床拟诊为中耳胆脂瘤的51位患者的51耳纳入研究(男:女≈3:2),患者平均年龄为46(±12)岁。所有患者均行耳部HRCT、常规MRI平扫加早期增强及SE-EPI DWI检查。将检查方法及诊断数据分为A(HRCT)、B(常规MRI平扫联合DWI)、C(常规MRI平扫加增强)、D(HRCT联合DWI联合常规MRI平扫加增强组)四组,分别由两位对耳部影像诊断有5年以上经验的影像医师双盲阅片,诊断结果以数字0、1、2、3分别代表明确诊断无胆脂瘤、不除外胆脂瘤、胆脂瘤可能性大、明确诊断胆脂瘤,其中0代表阴性结果,1-3均代表阳性结果。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对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四组检查方法诊断胆脂瘤的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进行统计分析,对四组检查结果做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价值。另外,对经病理证实为胆脂瘤患者的颅内外并发症的术前诊断情况做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HRCT、常规MRI平扫加早期增强在术前对中耳胆脂瘤颅内外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A、B、C、D四种检查方法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92.7%、80.5%95.1%、100.0%,特异性分别为40.0%、100.0%、70.0%、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4%、100.0%、92.9%、97.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55.6%、77.8%、100.0%,AUC值分别为0.840、0.902、0.950、1.000。51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胆脂瘤的41例,其中术中证实合并并发症的26例,部分患者合并多个并发症,包括:脑膜裸露20例,HRCT及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术前均100%做出诊断;面神经管骨质破坏18例,HRCT术前均做出明确诊断,常规MRI加增强诊断0例;迷路漏10例,HRCT术前明确诊断10例,MRI给出提示性诊断5例;脑脓肿1例、耳后骨膜下脓肿3例、颈部间隙脓肿1例、硬膜外脓肿1例,常规MRI平扫加增强在术前均明确诊断,HRCT在术前均未做出诊断。结论:耳部HRCT与耳部MRI检查互为补充,两者联合应用是中耳胆脂瘤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