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融资方式之一的股权质押在资本市场上愈演愈烈,对于股权质押的经济影响问题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掏空和利益侵占等视角研究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质押加剧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进而增加了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动机。这些研究忽视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作为上市公司内部人的高管产生的影响。高管变更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Jensen and Warner所言,高管变更既是约束经理人行为的关键变量,也是衡量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的重要指标。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私利理论,选取我国2013-2017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管变更和继任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降低业绩不佳引发高管变更的可能性;且质押比例越高,高管因业绩不佳被强制更换的可能性越低。这样的回归结果为控股股东与高管的合谋关系提供了证据。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各项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在股权集中度高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情况下,董事会无法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管因业绩不佳被强制更换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反,高独立董事比例和市场化指数能够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业绩下滑引发的高管变更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管变更后继任来源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降低继任高管来自外部的可能性,且质押比例越高,继任高管来自外部的可能性越小。这表明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为了实现其侵占目的,更倾向于从内部聘用熟悉的继任者以维系合谋关系。本文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管变更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研究形成了进一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