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内固定、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对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骨伤科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79例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门诊和住院儿童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B组采用闭合复位ESIN髓内固定,C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A组21例,其中男性16人、女性5人,年龄位于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2±0.97)岁;B组30例,其中男性20人、女性10人,年龄位于6-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7±1.41)岁;C组28例,其中男性18人、女性10人,年龄位于6-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71±1.36)岁。对比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A、B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Anderson评分标准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三组的优秀率。结果:所有病例的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03±2.21)个月。三组患者治疗前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费用最高、A组次之、C组最低,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发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再骨折等并发症;C组8例发生骨折再移位,其中6例再次予以了一次手法复位、2例再次予以了两次手法复位。A、B两组无并发症发生。A、B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nderson前臂功能评定标准,末次随访时A组优秀率95.24%;B组优秀率96.67%;C组优秀率78.57%;三组的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B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与传统小夹板外固定相比前臂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ESIN内固定相比治疗费用更低,是一种疗效确切且相当经济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