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绵阳科技城建设为绵阳工业发展带了新的机遇。"工业千亿"工程战略是实现绵阳工业腾飞的基础,而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则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运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结合绵阳的实际,探讨绵阳工业的主导产业,并提出发展主导产业的重点战略措施。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关键产业,其作用突出表现在它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上。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化总是伴随不同的主导产业演替而发展的。美国经济学家赫尔希曼、罗斯托、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理论奠定了主导产业及其选择的理论基础。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优先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罗斯平认为,一个经济系统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由于有若干个主导部门发挥其后向联系效应、旁侧效应、前向联系效应的结果;筱原三代平指出,要选择那些收入弹性高、综合要素生产率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本文在吸收西方主导产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现实经济情况,构建了"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产业链长度、主导产业贸易乘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贡献率、产业贡献率、区位熵"十一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并应用于绵阳市,分别计算了绵阳市现有七个主要工业部门的相关指标。再利用萨蒂的层次分析法(AHP法),对七个产业部门进行综合评分,进而确<WP=4>定了绵阳市未来的工业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工业。关于发展绵阳市工业主导产业的对策,主要是站在政府的角度上提出的宏观政策。在分析了主导产业发展的工业化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对策,强化区域主导产业的辐射与示范效应,强化制度创新,完善产业链,处理好主导产业与一般产业发展的关系和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