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距离对我国商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往来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维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推进中。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77,900亿元,再次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随着不断推进的贸易往来和国际间的密切联系,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也日益增多,除两国地理距离和经济规模等传统影响因素外,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是受到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影响作用也日趋增大。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下,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所涉及的商品种类也愈加广泛,商品贸易结构随之不断变化。因此,本文以制度距离为切入点,旨在研究制度距离对我国分类商品贸易的影响效果,从而为我贸易结构转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二:一是研究制度距离对我国商品贸易总额的影响效果;二是研究制度距离分别对我国初级品贸易和制成品贸易的影响效果。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现状阐述及理论机制分析,得到制度距离对我国商品贸易有所影响的理论和数据支撑,再通过实证检验的论证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在实证部分,本文选取了2008年至2017年的26个国家共260个贸易相关数据,这些贸易伙伴国与我国的商品数据分类完整、数据详实,依据修正的贸易引力模型公式,采用面板随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回归分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制度距离对我国商品贸易总额的影响作用分析,以及制度距离分别对我国初级品贸易和制成品贸易的影响作用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制度距离对我国商品贸易总额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我国与贸易国的制度距离越大,两国双边贸易的阻碍作用越大;(2)制度距离对我国初级品贸易和制成品贸易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制度距离对我国初级品贸易的抑制作用强于对我国制成品贸易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依托于博物馆资源优势而开发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形象的文化载体,它被赋予了地方文化特色,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渠道。传统手工艺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博物馆馆藏
2008年4月24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第9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会开幕当天,北京倒寒春风肆虐,却丝毫不减观众的热情,大门外早早地排起了长龙
提出一种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即面向实际科研项目的“科研实习”,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力求在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方面取得实质性突
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包括在企业管理、研发和其他业务岗位的员工,企业大部分的利润和价值都是核心人力资本创造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影响因素。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甘肃省崇信县百贯沟煤矿开采技术、地质条件及一起典型的巷道高冒区遗留煤炭自然发火事故的分析,找出了高冒区发火的原因,制定了高冒火区的治理方案及施工技术参数,并
随着我国快递业的不断发展,包裹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重、难度高。传统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主要由人工完成,往往存在配送不及时、包裹易丢失、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了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并对网站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