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也被国内外认定为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好方法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这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而且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刘易斯等经济学家也从理论上证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促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的实践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像刘易斯等人所说的那样使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的缩小。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地扩大了。本文主要论述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人口流动理论,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得到实践证明。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人口太多,人力资本水平普遍低下并且参差不齐,社会所能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并且中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属于“候鸟式”转移。要想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必须牢固地贯彻计划生育方针,控制人口增长,这是根本途径。同时还必须加快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和产业机构、市场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