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凭借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我国沿海地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断上升,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续。在前期经济发展中,浙江省的资本、技术等要素获得一定累积,这会使得要素结构发生变化。由于产业结构上是内生于要素结构的,随着要素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也将不断演进升级。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阐释了要素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促进作用,一方面要素相对丰裕度的变化和要素自身深化可以直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体来说是由人均资本增加、劳动力高级化(人力资本提高)、技术与知识创新来推动,另一方面,要素结构变化还会通过增加人们收入等方式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间接拉动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入,产业升级也必须在全球价值链中进行,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产业升级模式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实质仍是扩大高级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投入,尤其是资金、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使要素结构高级化。对浙江省1991年到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浙江省产业结构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但这种优化升级在长期中主要是由人均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提高来推动,其中人均资本发挥的作用要大于人力资本,而对于现代经济活动中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要素来说,其在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在短期中,也是人均资本深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仍然表现乏力。在当前浙江省陷入产业结构升级瓶颈的现状下,应该高度重视技术要素的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研发型技术创新活动,以突破当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