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z1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囊内的结石造成胆囊管阻塞所引起的,随后胆囊内出现胆汁淤积导致胆囊膨大并继发化学或细菌性炎症。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的右上腹部疼痛、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及呕吐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若急性胆囊炎症较重常可导致胆囊壁坏死或穿孔,称为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手术方法。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住院时间也缩短。《Tokyo Guidelines(2007)》(TG07)是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且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关于急性胆囊炎诊疗方案的指南,其分别于2013年(TG13)和2018年(TG18)进行了两次修改。TG18指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应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并将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轻度(Ⅰ级)、中度(Ⅱ级)和重度(Ⅲ级)。TG18也根据急性胆囊炎的分级推荐了相应的治疗方案:Ⅰ级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条件允许可立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级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先行胆囊引流,后续视情况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Ⅲ级急性胆囊炎患者,首先对其他系统损害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如患者通过治疗后,一般情况可很快好转,且能耐受手术,可以由非常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不能耐受手术,则行保守治疗和胆囊引流。在20世纪80年代,Radder提出PTGBD可减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TG18推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为胆囊引流的首选方法。TG18认为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包括胆道造影、术中超声、术前MRCP等,可能会减少胆管损伤(BDI)发生。根据以往的Meta分析证据,相比于无创的超声、CT及MRCP胆道成像等,各种直接胆道造影(ERCP、术中胆道造影)对于胆道变异及结石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近年来,对于严重急性胆囊炎术前先行PTGB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我们通过PTGBD进行直接胆道造影,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胆囊结石、胆囊管走形、胆道变异以及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等,但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在此,我们进行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拟分析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术前已行PTGBD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经PTGBD胆道造影分为造影组和未造影组。采用病例信息查询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主诉、入院时查体体征、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及其他系统病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肝肾功、凝血系列等)、ASA分级、PTGBD引流时间、PTGBD胆道造影时间、PTGBD至LC间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管放置情况、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应用SPSS25.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方差分析;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显著性水平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3例,其中造影组32例,未造影组61例。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造影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21±22.32)min,未造影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8.36±42.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造影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14±27.78)ml,未造影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56+31.2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造影组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患者为5人,占该组患者比例为15.63%,未造影组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患者为9人,占该组患者比例为1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造影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为(2.92±1.32)天,未造影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为(4.23±2.2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造影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未造影组患者术后3人发生手术戳孔脂肪液化,占该组患者比例为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造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14±4.17)天,未造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54±4.0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造影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而未造影组中有2例中转开腹。结论:对于严重急性胆囊炎所致困难LC患者,术前先行PTGBD并经PTGBD胆道造影,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可能降低中转开腹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
其他文献
林木对立地质量的影响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重要方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国北方地区引种历史较长,被认为已达到乡土化的主要造林树种,刺槐豆科树种的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已经从物质追求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数量的满足上升到质量的向往。因此,人们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对优质品牌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传统大电网以其高成本、不稳定等诸多因素逐渐不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国际和国内专家开始探索分布式的发电和储能方式,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但目前对微电网平台的监控和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监控和中控平台是从传统大电网的管理平台中继承而来,仍采用传统的通讯方案、控制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不能发挥微电网系统的速度快、高性能和自
可溶液加工的碲化镉(CdTe)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由于简单的制作工艺、较高的原材料利用率、稳定的性能、低廉的成本以及可以兼容柔性衬底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如何健康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医疗服务资源是维持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医疗服务供应链由于存在着多部门所有、多主体管辖等特点,医疗服务资源
21世纪以来,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贸易全球化的影响,进出口贸易量也大幅增加,有力的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以及港口物流业的繁荣。与此同时,港口自有的集装箱运输车队的运输能力
高丹草是综合高粱和苏丹草双亲优良性状于一身的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杂种优势尤其明显,但其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仍不明确。大量科学研究相继证实DNA甲基化在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揭示高丹草杂种优势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有效地预测其杂种优势,进而为指导其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首先采用NCII设计配置36份高丹草杂交组合,结合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氧化铁具有理论容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电化学储能电池领域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常规的氧化铁电极的储钠活性非常低,实际容量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InGaN合金作为一种可用于开发全光谱的光电器件的材料,其在InGaN/GaN基LED的工业生产和作为照明源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低铟组份的蓝光LED外,高铟组份的绿光、黄光及红光LED一样值得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促进在没有缓冲层的情况下直接在蓝宝石基底上生长高铟组份InGaN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并深化对高铟组份InGaN外延材料的了解。本文所研究材料是采用MEPA-MOCVD技术,
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输电走廊日益紧张,可节约走廊占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已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塔多回输电由于相间相互耦合,相序布置形式多样,杆塔更高更大,其产生的电晕效应更为复杂。电晕损失作为电晕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线路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西北高海拔风沙地区拟建交流750kV同塔四回线路的电晕损失评估,是同塔四回输电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