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精神重建的民族地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究——以贵族省从江县小黄小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以及情感的培养、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理想化的人格形成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校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提纲契领的作用,应成为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民族地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民族的心理特点和宗教习惯制约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千校一面”,学校精神建设更是一片空白。   本研究基于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多所中小学的考察与分析,着重选取了从江县小黄小学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力图从教育的本质来分析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探寻原因继而提出构建的策略,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小黄小学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制度建设等方面均比较滞后,学校领导对为什么建设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认识不清,学校地处民族地区,民族特色却不突出。究其原因,笔者将从内部和外部来进行探讨。学校办学理念定位、校长的引领作用、教师的学历层次、学生的参与度等外在原因导致了问题出现。鉴于此,首先要遵循构建原则,即整体构建、继承创新、全员共建、因校制宜。然后,列出构建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包括政府部门、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提出创办民族特色学校的设想。民族地区的学校就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因校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特色学校,展现民族风采。因此要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民族地区的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黄小学的考察发现问题,尝试通过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的方式对当前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构建提出思考,从而为实现建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环境文化为依托,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而努力。笔者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及学科专业的积累不足,选择一个小学为个案,显得样本范围狭窄,在探讨原因和策略时不够全面,难以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以后的研究中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Moodle是一款免费开源的功能强大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教师或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教学或学习中,还可以帮助教师建立在线的学习社区。虽然Moodle的开发者来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的贡献。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应该从师范生的培养做起,而师范生心理素质是核心问题,学校适应是其外在表现。本研究目的在与了解师范
中华武术,绵延千年,以其独特的价值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无论是在强身健体、养生修身、技击实战、竞技表演,还是对人们德、毅、智、形以及审美特质的培养和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实用
本研究采用简易版人格大五量表、《大学生微博用户使用动机》问卷调查了386名大学生微博用户的人格特质、微博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日均使用时间、微博参与层次、“微博控”程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