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快速转型阶段,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蓬勃发展,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和社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并不计物质报酬地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正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以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为背景,以马克思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分别阐述社会转型与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转型与志愿服务的关系:社会转型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变,经济转型为志愿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转型提供了志愿服务发展的空间,文化转型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支持。志愿服务对社会转型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它为社会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念,也为社会管理提供了组织基础与人力资源保障;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错位,提高了公民的公共服务意识,促进人们自觉投身于公共服务之中,也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借鉴;志愿服务也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增进了社区居民的融合,发挥着教育宣传的作用,增加了社区福利。无锡市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其志愿服务呈现着鲜明的特色:第一,运用网络招募、主要站点招募、应急招募等方式,积极壮大服务队伍网络,创新招募机制;第二,对志愿者培训的内容贴近实际、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过程规范有序,并且重视培训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注重志愿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创新培训机制;第三,坚持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志愿者总会自主运行、社会参与,着眼整合社会资源,创新领导机制;第四,打造了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大型活动与其他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努力树立特色品牌,创新活动机制;第五,强化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志愿者服务的星级评定、将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挂钩,坚持激发内在动力,创新激励机制。作者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无锡市志愿服务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二是志愿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较弱,三是志愿服务的领导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到位。基于上述认识,志愿服务要取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探索长效发展机制:一是引导群众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深入社区发展志愿服务、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加强宣传机制,弘扬服务精神;二是通过严格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健全培训机制,保障人力资源;三是建立各级志愿者协会与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心,强化协调体制,加强服务管理;四是强化自我激励、发展组织激励、促进社会激励,完善激励机制,提供强大动力;五是将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全国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建立立法机制,构筑法律支持。志愿服务是当代社会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是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动力。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不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使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