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同时,国际产业转移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重要纽带。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钢铁产业的转移通过跨国钢铁公司这个载体,以绿地投资、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形式逐步向发展中国家的大国转移,在转移的浪潮中,中国正式树立了钢铁大国的地位。出口数量自2006年来稳居第一,出口的地理方位更加广阔,出口的钢铁产品构成也日趋多元化。在通过对国内钢铁产业与下游产业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出,中国不仅有着强大的国际需求,国内需求也十分强劲,在保持经济稳健增长的今天,中国钢铁产业的前景仍然明朗。然而,美国的次贷危机于2008年底席卷全球,并且危机已经一步步深入到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开始下滑,全球钢铁需求呈现萎缩,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亮起了红灯。此外,在能源进一步稀缺的今天,得到钢铁产业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等资源的难度继续增加,甚至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谈判中一度陷入僵局。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国的钢铁强国之路难上加难,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也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宏观把握政府层面,合理发展微观企业是一直要遵守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