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表达、分享和互动的主流媒介格式,近几年国内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使得短视频变得异常火热。Vlog(Video Blog的缩写,也被称作视频日志)作为一种将真实性、人格化、生活化结合的新兴短视频形态,从各大社交平台走进人们视野,形成了一种真实感与观赏性兼具的新秩序,形成一股“Vlog热潮”。各大平台试图推出大量扶持策略,开始了国内Vlog行业的发展布局。Vlog在2006年走入国内,2017年再度兴起,又经过一年的蛰伏,2018年在各媒体行业走红,在其内容呈现和表达机制方面呈现出了明显地传播学特点,且由于其独有的真实性表达原则、生活化创作背景、人格化表达方式、沉浸式体验氛围等特点满足了用户在意识、情感、认知等方面的需求,恰恰与社会临场感理论的核心内容完全契合。因此,本文以社会临场感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结合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知识,以VUE Vlog、抖音、微博等Vlog热门传播平台为研究环境,通过论证说理和实例分析,对社会临场感视角下Vlog内容呈现与传播机制进行初步探析,希望能为Vlog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的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技术层面、商业层面、大众需求层面以及社会环境层面这四个层面阐述Vlog的兴起背景和发展现状。第二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热门作品入手对Vlog作品进行内容分类、主流平台、创作主体、制作传播等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结合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对Vlog作品的发布、分发、互动、受众收受情况等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结合社会临场感理论对Vlog领域面临问题进行审视与反思,总结出意识、情感、认知等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平台和受众出发深化共在意识传达、提升情感联系、提高认知能力等优化策略,并对Vlog应用的发展可能性及方向作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