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村学校的平板电脑音乐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的必修科目和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小学生美感、情操、性格等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城市发达地区。然而,相比城市,我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依旧不容乐观,与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仍有一些差距。农村学校音乐课程几乎形同虚设,音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音乐教育问题?转变观念、加大投入非一朝一夕,引进师资、教师培训等方法耗时耗力,传统方法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个性化学习、优质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平板电脑教学资源能够提供图文声像结合的多通道刺激、新颖愉悦的交互体验,同时具有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等优势。本研究选取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平寨乡P小学四年级全体4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围绕面向农村音乐教育的平板电脑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了解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深入分析云南省农村音乐数字教育资源需求,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平板电脑教学资源设计理论和小学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参考国内外数字化学习领域中资源设计规范,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叙事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提出根据音乐学科特点、平板电脑特性、当地文化和农村音乐教师特点的资源设计模式,从资源表现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评价反馈)和资源表现形式(界面、交互、情感)等方面提出详细设计原则,其后以《家乡美》第二课时作为资源设计案例及应用介绍,并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学生音乐知识测试了解资源应用效果,验证本研究成果的可用性与可行性,最后对本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此次研究的不足和展望后续研究。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成人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学生的作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提高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青年学
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人文资源的和谐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繁荣,就这要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注重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注重以新疆文化带
一流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生力军。当前,大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招聘机制不适应、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成长路径不适配、发展环境不协同
为推动和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国家对学校的美育工作愈加重视。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小学音乐教育来说,以弦乐器演奏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