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电视台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何让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发展创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其独特性和先进性,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电视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为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将对少数民族文化变革与进步起到促动作用。从某种更为深层次的角度而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兴旺,而且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昌盛也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论文在这一背景下,用宏观的视角对云南电视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批判和重构。怎样才能制作出一档好的少数民族节目?在这样的思考中,本文试图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接受者和传播效果等几方面,探讨少数民族节目独有的特点及对这些特征的利用。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源流及特点进行简单梳理,对云南电视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战略进行总结,综合分析云南电视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背景。   第二部分是对现状的分析,把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总结少数民族节目的叙事特点,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少数民族节目受众的特点和传播渠道的特点。现状的陈述是客观的,但从中能推导出少数民族节目的优势与劣势所在。这将为三、四部分的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总结云南电视台少数民族节目传播的不足。主要是针对传播内容、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几方面来分析,其中传播效果仍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在坚持优势和总结不足的基础上,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等四方面归纳出传播者应如何改进少数民族节目,并试图提出创新性思考,以期为少数民族节目的改进,以及更好的传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新视角和方法上的参考   简单来说,本论文所欲思考的是:云南电视台的少数民族节目如何办的更精彩,如何利用少数民族节目传扬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又如何产生社会意义,并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
其他文献
期刊
2014年,上海《新闻晚报》悄然停刊,伴随而来的是备受期待的新媒体开放平台——澎湃新闻的诞生。澎湃新闻所代表的新时代,既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成果体现,也意味着传统媒介已经走
从1998年起,中国进入了有新闻史记录以来的第三次“时评热”时期。根据此时期所处的时间坐标和时评作者代表性的广泛,可称其为新时期的“时评热”。   新时期“时评热”对于
中国的经济变革和发展模式,催生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这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数已经占了一半,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们支撑着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关系着城乡社会的长远发展及和
媒介形象是媒体对外表明自身的一个品牌形象,它包括媒体的内部形象即媒介从业人员的形象,也包括其长期以来通过媒介信息传递给大众的外在形象,进而形成的媒体的公信力,社会影
受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艾滋病在检测、治疗、干预等诸多方面受限,艾滋病已突破仅在特定人群、特定地域传播的原有范畴,并呈现出全球加速蔓延的紧张态势。全球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