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研究——以重庆富士康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经济变革和发展模式,催生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这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数已经占了一半,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们支撑着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关系着城乡社会的长远发展及和谐稳定,他们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接触的信息更多,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开放,拥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在公民社会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热潮高涨的时代大环境下,他们是否也在无意识(或有意识)中参与到这种新型民主形式中?他们是否具有更高的政治参与意识?是否具有更高的政治参与水平?究竟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本文采取多种研究方式(例如问卷、访谈等),以重庆富士康的一线工人----即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代表为具体研究样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政治参与实况进行详细的探究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虽然频繁接触网络新媒体,但是他们对网络新媒体的信任程度却不高;虽然新生代农民工肯定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与意义,积极评价网络政治参与,但是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与效能感却比较低,虽有网络政治参与意愿,但却受到多方因素干扰,阻碍了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其中,知沟理论、有限效果论等理论知识在探寻导致问题的原因时凸显了作用。本文实证性较强,社会现实参考价值较大。
其他文献
本文以《第一财经日报》为研究个案,考察其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产经新闻部新闻生产的复杂过程,从产经新闻中心的视角出发研究其新闻生产和媒体公共关系之间的互动。通过这项
遗址博物馆,是对遗址进行保护研究,同时向受众展示相关历史的场所,承载着自身的各种社会职能。随着我国受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受众对于博物馆的参观热情日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
期刊
2014年,上海《新闻晚报》悄然停刊,伴随而来的是备受期待的新媒体开放平台——澎湃新闻的诞生。澎湃新闻所代表的新时代,既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成果体现,也意味着传统媒介已经走
从1998年起,中国进入了有新闻史记录以来的第三次“时评热”时期。根据此时期所处的时间坐标和时评作者代表性的广泛,可称其为新时期的“时评热”。   新时期“时评热”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