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地保存天然草地牧草营养物质,厘清其收获过程中的营养耗损机制,改变传统打草模式,保证牧民可以收获到营养价值高的天然牧草。本研究以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天然草地牧草为材料,对不同刈割期的牧草营养品质进行系统研究,明晰了不同收获期对牧草营养水平的影响;选择降雨量、收获时间、留茬高度和刈割次数四个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条件下牧草营养品质、消化率和返青率的变化,确定了当地最适收获条件;以建群种(针茅)和优势种(羊草)为材料,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收获期牧草代谢物表达差异,厘清不同收获期牧草品质差异机理;同时研究不同刈割频度对牧草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明确了牧草补偿性生长规律。研究不同收获期主要牧草挥发性物质的异质性,为今后牧草收获、调制和品质评定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试验通过样线调查、正交试验设计和代谢组学研究,结合类平均聚类法、极差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最优母序列及模糊评价等数据分析办法,得到以下结果:(1)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共有33种牧草,其中20种牧草属于高纤维含量牧草,13种牧草属于低纤维含量牧草。在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收获期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化,确定当地天然草地牧草的最适收获期为8月20日左右。(2)对适时收获时间(8月20日)与传统收获时间(9月20日)收获的针茅和羊草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分析可知,晚于适时收获期收获牧草,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苯乙酰胺、赖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嘌呤、嘧啶等相关代谢物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导致蛋白质含量下降;而异谷氨酰胺、苯丙氨酸、L-谷氨酸和糖类等物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导致纤维类物质含量上升。这不仅揭示了牧草收获期延迟导致粗蛋白质含量下降,纤维性物质含量上升的内在机制,也进一步验证了牧草适时收获的重要性。(3)刈割频度对牧草当年、翌年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和返青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天然草地牧草刈割频度的增加,将会降低刈割后的牧草补偿性生长能力,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和返青率下降,所以一年刈割2次和两年刈割3次的刈割模式不适合在巴林左旗典型草原打草场实施。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因素,当地天然草地最适刈割频度为一年刈割1次。(4)巴林左旗典型草原主要牧草中共有挥发性物质以烯烃类、酮类、脂类、醇类和烷烃类为主;醛类、酚类、苯类、萘类和酸类物质为辅。牧草收获期推迟,导致影响牧草适口性的酚类和苯类物质含量增加,降低牧草利用率。(5)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确定巴林左旗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模式为:收获时间为8月20日左右,刈割留茬高度为5 cm,刈割次数为1年刈割1次。该模式下不仅可以收获粗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含量高,纤维含量低的高品质牧草,同时对天然草地生态无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已知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作为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在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通过多种途径保护神经细胞,有利于学习记忆的形成;在大量认知障碍患者大脑中发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造成神经细胞损伤,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IL-13
因果关系是引力理论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在宇宙时空中出现了封闭类时曲线,那么因果关系将会被破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G?del解来探讨耦合f(R)理论中的因果关系。f(R)
趋化因子CCL11是CC趋化因子家族的成员,具有驱动免疫细胞迁移的功能;趋化因子受体CCR3是G蛋白偶联受体A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位于免疫细胞膜的表面。配体CCL11与受体CCR3的特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强,全球化、细分化和激烈化是当今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的几大特征,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供应链
近年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围棋高手;高盛等华尔街金融机构的交易员等职位,也正在大量地被AI所取代。现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
随着农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与研究,采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小气候数据监测领域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设备不断普及,电子地图、移动导航等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的精
稀土离子具备丰富的能级跃迁,采用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在固态照明、医学成像和农业等领域取得了诸多的应用进展。Eu3+是制备红色发光材料常用的激活剂离子,在固态照明和CR
透明导电薄膜一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的光电产品——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液晶显示、触摸控制显示器、抗辐射线高透光保护镜及汽车前窗玻璃加热电路等领域,是光电产品的关键材料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产品分工也由早期的产品间的分工演变成产品内部的分工。在这种分工模式下,一件产品由供应商提供元器件或者零部件,最后由制造商按照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