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开展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山银花、茵陈、徐长卿和厚朴四种中药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第一章概括介绍我国当前中草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用于中草药质量监控的主要化学技术,着重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背景,包括其分离和检测模式、系统组成及其对中药材及中成药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鉴别等应用。第二章建立了用于分析上述四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仪器配置、仪器参数、仪器的安装和工作条件、操作步骤等。第三章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分别测定了山银花干花,叶,茎中的木犀草素、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咖啡酸的含量。研究了运行缓冲液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检测电位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 V(vs.SCE),所用熔融石英毛细管长为40 cm,分离电压为12 kV,在50 mM硼酸盐-25 mM磷酸盐缓冲液(pH 8.0)中,上述四组分在10min内完全分离。组分含量与电泳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35~0.52μM(S/N=3)。7次测定0.5 mM木犀草素,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咖啡酸的混合标准溶液,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2.3%,2.5%和2.7%。第四章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茵陈中的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及咖啡酸含量。研究了运行缓冲液浓度和酸度、分离电位、进样时间、检测电位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 V(vs.SCE),所用毛细管为40 cm长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分离电位15 kV,在50 mM硼酸盐缓冲液(pH 9.2)中,上述三组分在11 min内完全分离。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和咖啡酸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分别为0.31,0.39和0.50μM(S/N=3)。第五章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法首次测定了徐长卿中的三种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包括丹皮酚、对羟基苯乙酮和2,4-羟基苯乙酮)的含量。研究了运行缓冲液浓度、分离电位、进样时间,检测电位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 V(vs.SCE),所用毛细管为40 cm长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分离电位15 kV,在50 mM硼酸盐缓冲液(pH 9.2)中,上述四组分在10min内完全分离。组分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20~0.36μM。7次测定0.25 mM丹皮酚、对羟基苯乙酮和2,4-羟基苯乙酮的混合标准溶液,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3.5%和2.7%。第六章主要研究了用于毛细管电泳(CE)的灵敏安培检测的一种新型电极—碳纳米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NT/PMMA)复合电极。将这种新型体系用于分离和检测中药厚朴中的和厚朴酚和厚朴酚,并对其分离和检测过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在15 kV的分离电位下,50 mM硼酸盐缓冲液(pH 9.2)中,和厚朴酚和厚朴酚7分钟内于40 cm长的毛细管中被完全分离。这种新型的基于CNT的CE检测器大大降低了工作电位,同时显著提高了信噪比(S/N),并且电极表面不易被污染,因此稳定性增强。实验证明,此电极可长期保持稳定,重现性良好,峰电流的RSD值在5%以下(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