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重组布鲁菌BP26蛋白与铝佐剂和CpG佐剂联用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两方面评价布鲁菌重组BP26亚单位疫苗生物学活性,以及布鲁菌攻击实验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为新型布鲁菌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布鲁菌BP26蛋白的小鼠免疫评价:①以布鲁菌BP26蛋白及分别联合铝佐剂、CpG佐剂免疫小鼠,分别设立NS组,铝佐剂组,CpG佐剂组,BP26蛋白+铝佐剂组,BP26蛋白+ CpG佐剂组。分别于0d,14d肌肉注射免疫各组小鼠后,检测小鼠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②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③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类分群;④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⑤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总IgG抗体水平;⑦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亚类IgG1,IgG2a;⑧用牛种布鲁菌104M菌株(Brucella abortus,104M)对免疫后的小鼠进行攻击实验,观察疫苗的保护效果。2、布鲁菌BP26蛋白豚鼠的免疫评价:①以布鲁菌BP26蛋白及分别联合铝佐剂、CpG佐剂免疫豚鼠,分别设立NS组,铝佐剂组,CpG佐剂组,BP26蛋白+铝佐剂组,BP26蛋白+ CpG佐剂组。分别于0d,14d肌肉注射免疫豚鼠;②豚鼠皮肤试验检测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③ELISA方法检测豚鼠血清总IgG抗体水平。结果:1、布鲁菌BP26蛋白小鼠免疫评价检测结果:①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BP26蛋白组、BP26蛋白+铝佐剂组和BP26蛋白+CpG佐剂组小鼠与相应对照组NS组,铝佐剂组和CpG佐剂组比较,疫苗组小鼠淋巴细胞分别经BP26蛋白、Br.PPD和布鲁菌可溶性蛋白体外刺激后,刺激指数(S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ELISpot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分泌的结果:疫苗组小鼠淋巴细胞在经BP26蛋白和Br.PPD体外刺激后IFN-γ的分泌多于对照组(p<0.05);③ELISpot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L-4分泌的结果:BP26+铝佐剂组的斑点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群结果:BP26蛋白组和BP26+铝佐剂组小鼠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D4~+/CD8~+比值高于NS组及铝佐剂组(p<0.05),而BP26蛋白+CpG组小鼠外周血中CD8~+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CD8~+比值低于CpG组(p<0.05);⑤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G抗体效价结果:BP26组与BP26~+CpG组效价均为1:3200,BP26+Al组效价为1:29405;⑥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亚类效价结果:IgG1与IgG2a的效价均以BP26+Al免疫组最高,IgG1效价为1:67558,IgG2a效价为1:8445,IgG1 /IgG2a>1;⑦布鲁菌攻击小鼠实验结果:BP26蛋白免疫组与NS组比较,脾脏细菌定值数减少。BP26~+CpG组小鼠脾菌数与CpG组比较有减少,p<0.05。2、布鲁菌BP26蛋白豚鼠免疫评价检测结果:①豚鼠皮肤实验结果:BP26、BP26+Al和BP26+CpG组红肿直径都大于10mm,而盐水组豚鼠无法检测到红肿,统计学有差异性;②ELISA检测豚鼠血清总IgG抗体:疫苗组豚鼠血清A450值在1.46-2.41之间,而对照组豚鼠血清A450值仅为0.4-0.6,疫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BP26蛋白能激活小鼠机体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BP26蛋白+铝佐剂和BP26+CpG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刺激效应均强于不含佐剂的BP26蛋白。BP26+铝佐剂刺激的体液免疫强于BP26 +CpG,而BP26 +CpG刺激的细胞免疫反应强于其对体液免疫的刺激。3、BP26蛋白+CpG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小鼠脾脏细菌定植数最少。4、通过免疫豚鼠,证明免疫BP26的豚鼠不仅其血清抗体滴度高,而且能够形成明显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示BP26蛋白激活了豚鼠的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