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分析邢台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流行情况,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用药。 2.采用PCR技术对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基因扩增确定其基因型别,掌握邢台地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1.菌株来源 收集邢台地区邢台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不同患者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引流液和体腔液等分离出的不重复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 2.药敏试验 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补充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按照CLSI M100-S20文件(2010版)标准判定药敏结果。 3.ESBLs的表型确证试验 采用CLSI M100-S20文件(2010版)推荐的ESBLs的表型确证试,收集到93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 4.耐药基因的检测 选取16种与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进行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最后置于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照相,出现与目的基因分子大小相当的条带即可判定为阳性。 5.DNA测序分析 对于耐药基因阳性率比较高的组(CTX-M-1,CTX-M-9,TEM,SHV和IMP)随机选取4株进行DNA测序,并将测得的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其基因亚型以及有无核苷酸序列的改变。 结果: 1.ESBLs的检出率 邢台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77株,其中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93株,检出率为52.5%。 2.标本来源的类型构成 在筛选出的93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其中分离自痰、脓液、分泌物、尿液、全血和脑脊液的菌株数分别为69、11、6、3、3、1,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4.2%、11.8%、6.5%、3.2%、3.2%、1.1%。 3.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 在临床分离的93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来自新生儿科的29株(31.2%),神经外科的14株(15.1%),ICU的6株(6.5%)和普外科6株(6.5%)。以上科室分离菌株55株,占总株数的59.1%。 4.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 在25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中,(1)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8.3%、90.6%、93.5%。(2)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已经出现耐药菌株,耐药率分别为4.3%和7.5%。(3)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37.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为74.3%。(4)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4.5%。 5.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1)93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中,耐药基因TEM,SHV, CTX-M-1,CTX-M-9,IMP, CTX-M-25,OXA-1,OXA-10,PER,GES的检出率分别为77.4%,86.0%,46.2%,61.3%,19.4%,2.2%,16.1%,2.2%,1.1%,1.1%;CTX-M-2,CTX-M-8,OXA-2,VEB,VIM和KPC等6种耐药基因没有检出。(2)所有菌株均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耐药基因。其中22株(23.6%)携带2种耐药基因,41株(44.1%)携带3种耐药基因,26株(28.0%)携带4种耐药基因,4株(4.3%)携带5种耐药基因。 6.基因测序结果 随机选取的CTX-M-1,CTX-M-9,TEM,SHV, IMP五组耐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经与GeneBank的ESBLs的基因序列对比发现,同源性为100%,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结论: 1.邢台地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2.5%,存在多重耐药现象。菌株来源以痰标本为主,从新生儿科分离的菌株最多。 2.检出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主要为CTX-M,SHV和TEM型,所有菌株均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耐药基因。 3.邢台地区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菌株,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金属β-内酰胺酶。 4.CTX-M-1,CTX-M-9,TEM,SHV和IMP五种耐药基因与GeneBank的产ESBLs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5.医院应该加强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的监测,指导临床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降低ESBLs的感染率以及耐药基因的突变,提高治疗感染的效率,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