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进入阵痛期,经济增长速度变缓,而一些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劳动关系紧张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等等。这些问题的显现暴露了我国政府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过于重视以及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不足。党的十八大曾经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机制体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社会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的反映群众的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工会作为联系政府与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有着先天的优势,社会治理体制中工会将成为重要角色。社会治理的发展对工会职能的履行提出了新要求,工会不能再固步自封、沿用旧有的工作方式跟思维。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工作方式和思维,联系好职工群众并带领他们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来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工会职能转变的方向。本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工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社会治理视域下工会职能履行相关的概念以及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困境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工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并与我国目前的改革方针政策相结合,就工会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提出了五项建议。最后是结语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