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放淤方案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作为国家北方的最主要水源河流,它的治理十分重要,而泥沙问题是黄河难治的症结所在,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目前处理利用泥沙的基本思路是“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放”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两岸利用有利地形引洪放淤处理和利用一部分泥沙,减少进入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黄河中下游黄河小北干流两岸滩区面积广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位于黄河粗砂来源区和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的连接部位,是通过放淤处理利用泥沙的有利场所,在黄河治理全局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针对黄河小北干流的放淤规划,本文对放淤的淤粗排细措施和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自然地理、社经情况和地质情况,分析研究了在放淤水利枢纽兴建前后的放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无坝(无放淤水利枢纽)放淤的滩区放淤范围、设计放淤量、引水引沙规模、放淤和淤区工程规划、无坝自流方案综合比较等,有坝(有放淤水利枢纽)放淤的放淤枢纽坝址、引水规模论证、有坝放淤方案综合比较等。最后重点分析了放淤对小浪底水库的作用、黄河下游河道减淤作用及对小北干流河道滞洪影响。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方案的研究对放淤重点工作的研究以及对相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富硒毛头鬼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工艺,并对其发酵产品在降血糖方面的功效进行评价。(1)通过正交试验,从四株毛头鬼伞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生物量和较强富硒能力的毛头鬼伞菌株CcⅢ,并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CcⅢ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硒能力和较强的富硒能力,其固体培养最大耐硒浓度为10μg/mL,液体培养最大耐硒浓度为4μg/mL。在硒浓度2μg/mL时,菌丝生物量为4.11 g/L,富硒率
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洪涝灾害系统出发,分析洪灾的形成机制及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介绍了洪灾损失分类。通过洪灾风险定义及洪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黑麦(S. cerealeL.)是改良小麦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基因源,故应对黑麦各染色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实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