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及情感表达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c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置艺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自从20世纪装置艺术诞生以来,这种包容且鲜活的艺术形式就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追捧和热爱。装置艺术的独特优势可以让艺术门类间的隔阂淡化,建立系统上和思想上的联系,也让新材料的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大放光彩,可以说,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本身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它的诞生和发展与装置艺术的发展轨迹高度重合,这有利于装置艺术突破现有传统材料的限制,使观众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作品,丰富装置艺术的情感表达,因此,复合材料的产生和应用对于推动装置艺术的崛起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选题依据: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具有病程绵长、易复发的特点。且便秘会增加心理困扰、加重或诱发其他重大疾病,如胃肠道紊乱、结肠癌等。衰老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其特征是多器官、多水平生理机能的下降。衰老会导致慢性疾病易感性的增加,甚至死亡。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老年便秘的发生率在40%以上,而便秘的发生也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因此,个体经验、临床现象和流行病学数据均表明便秘和衰老存在一定联系。然而,便
人们因受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肺癌成为全世界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以及新兴的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治疗是侵入式的治疗,且术后有转移与复发的可能;化疗和放疗不仅作用于肿瘤部分,而且对正常组织也造成影响,对人体均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光动力疗法拥有微创、副作用相对小、可实现局部治疗等特点,这种在
蛋白质和多糖作为食品中关键的两类生物大分子物质,可以影响食品的品质和性能,广泛存在于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糖基化是蛋白质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之一,蛋白质经糖基化修饰后能够有效地改善蛋白质的功能及性质。N-聚糖酶(NGLY1)是一种去糖基化酶,在内质网相关降解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由NGLY1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性去糖基化障碍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及运动障碍等症
镉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危害着人类健康。镉能够以多种方式慢慢的进入人体,其中,人们摄入镉的主要形式是膳食镉摄入。镉对食品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的,含镉工业废水污染水体,经水生生物浓集,使水产品中镉含量明显增高。含镉污水灌溉农田亦可污染土壤,经作物吸收而使食品中镉残留量增高,海产品和动物食品(尤其是肾脏)高于植物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以谷类、根茎类、豆类含量较高。用含镉金属作容器存放酸性食品或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更多的倾向于建筑用地,导致全民缺少多功能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传统公园的设计手法无法有效解决现有问题,应运而生的立体化公园区别于传统公园,将公园的空间布局由单一水平转换为空间立体化,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和公共绿地面积匮乏等问题。对于公园的三维一体式开发也能使土地更加集约化、复合化,有效提高公园的整体利用率,为更多的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此背景之下,为了
线性元素作为设计元素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在众多设计作品中被频繁使用,是设计师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最基本的语言符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具有较长历史的艺术设计学科对空间中线性元素的运用也是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艺术审美的不断提高室内设计领域对作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线性元素作为最基本的装饰语言在这种环境下其运用方式也是不断更新迭代的。美术馆作为大众来说有着启蒙大众审美的任务,在基本的线性元
良户村地处古上党地区,属于晋东南西南部的咽喉部位,村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格局完整。受“耕读传家”的生活理念影响,元末明初,官宦人家与商贾大户众多。村内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造,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的不断迁入,良户村的民居建筑逐步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特有的建筑群落,主要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要的院落形制,结构规整且尊卑有序。建筑与装饰相互结合,集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风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蕴含着重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地域普遍出现建设用地空废化、土地利用零散无序、农田撂荒现象等问题。资源型县域以本地区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随着可利用资源的逐渐减少,不少地区面临着发展困境。在未来的发展中,乡村的振兴可为资源型县域再生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县域山西省宁武县为研究区,基于1985、1995、2008和2018年四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法,分析
结直肠癌作为全球第三大癌症,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发生巨大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靶标疗法与免疫治疗。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较差,病情易反复。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一线化疗药物,被用于治疗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因在临床使
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及其感染疾病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杀伤细菌、对人体毒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方式,对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至关重要。在已报道的抗菌疗法中,光热疗法具有创伤小、治疗周期短、毒副作用低、选择性好、不易引起耐药性的特点,因而在抗菌治疗方面更具优势。在光热治疗中,光热转换材料的性能对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本学位论文利用有机共轭小分子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借助分子工程及杂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