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主义的故乡在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一直是学界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外史学家从阶级斗争、贸易因素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在继承史学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英国为例,尝试性地考察中世纪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与交流,拟对城市与乡村在资本主义起源进程中各自扮演的不同角色作初步分析。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角度入手,本文的学术前史部分对史学界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专著、学者观点以及学术流派作了大致的梳理。本文的正文分三部分:一、中世纪英国城市的雏形是作为设防的居住地存在的,因为它的安全性,城市吸引了商人和手工业者来此聚居,从而衍生出了一定的工商业职能。与乡村农本经济不同,商品经济是城市的最大特色,但城市仍然是封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封建本性成为制约商品经济进一步成长的桎梏。二、尽管中世纪的英国乡村是一个典型的农本社会,但在这个社会下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商业空间。对于资本主义的启动而言,法制对商品经济和个体财富积累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是,习惯法以及领主、农民在庄园法庭内的博弈使农民个体财富实现了稳定、持续的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法律因素是英国社会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三、从13世纪开始,英国乡村逐渐步入了一个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攀升的时期,这为英国乡村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先决性的有利条件,而城市推行的垄断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乡村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对城市商人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有益渗透使资本主义在乡村工业,主要是在毛纺业中发展起来。英国乡村工业的勃兴,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它是以城市商人资本为导向,以乡村为基础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依托的是城乡双向互动机制。通过有益的反思和对比,本文认为,无论城市或是乡村,有鉴于它们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和不足,都不能够独立承担孕育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而它们彼此间的相互汲取和互通有无才是推动西欧社会向近代转型的最基本、最深邃的力量。英国的成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迪和智慧,如何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如何健全法制以及保障农民个体的财富积累,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而言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