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杨浦”的建设,杨浦区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区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商贸业发展相当迅猛,形成五角场市级副中心、控江路区级商业中心、各大中高档居住区附有的商业街所构筑的杨浦商业区域。杨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监管对象的分布和数量产生了很大变化,公共卫生“网格化”监管模式的研制和实践研究对改善杨浦区公共卫生状况,维护市民及投资者双方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公共卫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建立杨浦区公共卫生“网格化”监管模式,优化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了解和评价网格化监管模式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区域公共卫生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进公共卫生监管效能,为有关部门制定区域公共卫生监督人、财、物资源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监管形式以及“网格化”监管模式情况、日常卫生监督情况、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卫生监督举报投诉情况、卫生监督质量管理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各方对杨浦区公共卫生“网格化”监管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研究结果1、调整了公共卫生科室设置,减少了科室之间互相扯皮的现象,增强了卫生监督所的凝聚力。2、优化了卫生监督员配置,形成公共卫生多条线综合执法的局面。3、年投诉举报受理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年监督覆盖率、年监督检查户次数、年处罚案件数、人均年检查户次数、人均年处罚案件数逐渐增加。4、建立了公共场所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卫生监督员及时掌握公共场所管理对象底数及其动态变化。5、卫生监督员执法、科研和学习等综合能力增强。6、完善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计量认证体系,完善了卫生监督稽查和举报投诉处置制度,规范了档案管理工作。7、卫生监督管理对象对卫生监督工作满意率提高并保持在98%。建议1、拟建立与大学院校、相关培训机构紧密联系的区域卫生监督员科研中心和培训实践中心,制定更完善的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和科研等工作方案及激励制度。2、在职工系列教育中加入心理调试课程,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团队实践活动,帮助卫生监督员舒缓工作压力,更积极地面对繁重的执法工作。3、继续推进各类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各级场所每年监督频次,体现效率原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继续倡导“企业自律,行业管理”,加强行业协会的力量,督促公共场所做好内部管理。5、定期对网格设置进行调整,确保每个网格内管理对象数量保持均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