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项目的系统,包括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认真解决广大农民的诚信问题,提高他们的凝聚力,整合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他们的精力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我们不仅要占据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培育和坚定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信念,而且要认真关注农村民间信仰,科学对待这类非主流意识形态领域。民间信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日益影响着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尤其是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对农村民间信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重大,不仅是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为政府加强对农民精神信仰的管理、制定科学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有鉴于此,本文就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温州农村民间信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除导论以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主要对农村民间信仰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农村民间信仰的特征、对象、属性,分析农村民间信仰的正向与负向功能,并论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农村民间信仰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的分析。重点分析农村民间信仰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从而归纳分析二者的关系。第三部分新农村背景下温州农村民间信仰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立足温州农村实际,从多神崇拜且与佛道教交融,功利性和盲目性明显,民间信仰组织松散、活动无序,城乡宫庙改建越来越大,宗族色彩浓厚,向文化节庆演化和政府的初步管理等视角阐述了当前温州农村民间信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思想认识、规范管理、法律制度、文化价值等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温州农村民间信仰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农民个人、群体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成因。第四部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温州农村民间信仰健康发展的对策。立足温州实际和长远发展的目标,从加强思想引导、规范农村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完善农村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机制、合理布局农村民间信仰场所、提升农村民间信仰文化品格等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温州农村民间信仰健康发展提出对策。第五部分结论及展望。简要阐述结论、不足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