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新方法,在原来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替莫唑胺(TMZ)是已知的治疗脑部肿瘤的首选药,但有耐药作用。有文献表明左乙拉西坦(LEV)可能对胶质瘤MGMT基因有抑制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左乙拉西坦本身对胶质瘤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联合给药后两种药物的结合对胶质瘤的治疗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购买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先进行细胞的传代培养,培养过程中,先分出一部分细胞,用左乙拉西坦给药培养,先分为对照组和左乙拉西坦药物组,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左乙拉西坦药物组的细胞增殖曲线图。继续培养胶质瘤细胞,当细胞总量达到所需量时,对培养好的细胞进行分组,对胶质瘤细胞进行给药培养,并分为左乙拉西坦(LEV)药物组、替莫唑胺(TMZ)药物组、替莫唑胺和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LEV+TMZ)药物组和对照组(未给药),分别给几种药物组内的细胞加入等体积的相应的药物进行培养,空白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给药后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内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增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EV药物组、TMZ药物组、LEV+TMZ药物组和对照组在以上时间点细胞中ki-67、VEGF和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的增殖曲线表明,左乙拉西坦给药后细胞的吸光值相对对照组较低,说明左乙拉西坦组的胶质瘤细胞数量较少,左乙拉西坦对胶质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用免疫组化的图片测定光密度,用得出的光密度数值计算出每组图片的IOD值,三种指标的检测结果几乎一致,LEV给药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胶质瘤细胞的IOD值逐渐降低,说明胶质瘤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左乙拉西坦对胶质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MZ给药组细胞在72h时之前,细胞的IOD值逐渐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但是在96h时细胞的IOD值开始回升,说明胶质瘤细胞的数量开始增加,说明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降低,开始出现耐药现象;LEV+TMZ药物组的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1OD值逐渐降低,且幅度较大,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说明胶质瘤细胞对联合用药组有明显的敏感性,明显的减少了胶质瘤细胞的数量,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通过增殖曲线说明左乙拉西坦对胶质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替莫唑胺在一定时间内对可以抑制胶质瘤的生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胶质瘤的数量又开始增加,说明替莫唑胺在治疗胶质瘤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耐药现象。而替莫唑胺和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在实验期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而且在实验的最后一个时间点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说明联合用药组对胶质瘤的生长有了明显的抑制效果,也即是两种药物出现了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