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榆干离褶伞(Lu.)溶栓酶对乙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血小板的作用。方法: (1)细胞实验:用200 μ mol/L乙醇诱导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后,利用MTT法检测L.u溶栓酶对内皮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上清液LDH活性;AO/EB双染法观察内皮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线粒体跨膜电位和总活性氧的含量;Western bolt方法观察Caspase-8、Caspase-9、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2)动物实验:40%乙醇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颈动脉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CD62p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Ang-Ⅱ、ET-1、Renin、NOS、iNOS、eNOS水平:测定血清SOD、MDA、T-AOC和NO水平。结果: (1)细胞实验:MTT结果表明,L.u溶栓酶对乙醇诱导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细胞上清液的LDH活性下降;AO/EB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固缩成圆状且呈橘黄色,部分细胞胞浆出现空泡状结构,且出现红染结构,用药后内皮细胞红染结构逐渐消失,凋亡细胞减少,细胞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和总活性氧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的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升高,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明显下降;Western bol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明显减少细胞色素C、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2)动物实验,HE染色结果显示:乙醇诱导损伤后血管严重收缩,血管内皮细胞层断续,内皮细胞脱落明显;用药组血管收缩程度减少,内皮细胞脱落现象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完整并连续。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结果表明,用药组血小板CD62p水平明显下降,说明Lu.溶栓酶抑制血小板的活化。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血清NOS、iNOS、eNOS、Renin、Ang-Ⅱ和ET-1水平明显下降。用药组明显抑制乙醇诱导引起的SOD和T-AOC水平的下降,并减少MDA和NO水平。结论:(1)L.u溶栓酶对乙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L.u溶栓酶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