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依据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对农村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部署,旨在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有效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往男性是农村主体中的主体,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逐渐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因此,妇女在现实农村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并开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坚守家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使命。妇女作为农村新的主体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然而,由于受自身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还存在着一些障碍,这严重影响了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如何解决这些制约因素,进一步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推进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这也正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妇女作用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妇女逐渐参与到建设之中并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对实现其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妇女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她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民主政治的建设者、文明形象的塑造者与和谐稳定的营造者。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笔者以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础,分析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如封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妇女主体意识淡薄、妇女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影响、妇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知程度不平衡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妇女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第四部分针对妇女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障碍,进一步促进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转变文化观念,改善舆论环境,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排除心理负担;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妇女地位,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思想基础;搭建政策平台,强化制度保障,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普及基础教育,增强技能培训,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完善妇联组织,发挥服务功能,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