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全国青年大学生提出殷切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激情澎湃的时代洪流中,在祖国奋勇前进的伟大征程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是一个能够担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光荣称号,在他们身上,闪烁着青春的智慧光芒,体现了崇高的精神品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正以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中。如何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并通过这项活动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成为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出发,分析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现状,探讨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根据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建立持久有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第一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及其长效机制的理性认识。在阐明“志愿服务”相关概念、回顾总结国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梳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阶段,阐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内涵。第二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现实基础。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所取得的队伍不断扩大、制度日益完善、领域逐渐扩展和学生素质得到改变等方面的成绩;深刻剖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即客观上学校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主观上志愿者服务能力不强、方法途径不多和长效机制不全等。第三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何按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包括目标导向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环境营造机制和回报激励机制。第四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运行实施。论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运行实施的一般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运行实施的基本要求,即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作用、引导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发展、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