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性脓毒症中HMGB1的表达及其作用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细菌性脓毒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否也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不清楚。而白念珠菌又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本研究拟进行白念珠菌性脓毒症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HMGB1的表达情况,以期探讨HMGB1在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为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1.临床收集白念珠菌性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用ELISA和q RT-PCR检测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HMGB1 m RNA的表达,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2.构建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实验分正常组、免疫抑制组、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和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组,分别于感染后1、3、5和7d处死小鼠,取外周血检测肝肾功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指标以明确小鼠的病情严重程度,取肺、肝和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织损伤情况,ELISA检测外周血HMGB1、TNF-α和IL-6的含量,q RT-PCR检测小鼠外周血、肺、肝和肾组织中HMGB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肺、肝和肾组织中HMGB1的表达。结果:1.白念珠菌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q RT-PCR结果显示,伴白念珠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患者外周血HMGB1 m 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P<0.01),而伴白念珠菌感染和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又高于一般脓毒症患者(P<0.05或0.01);但伴白念珠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和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HMGB1 m R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2.白念珠菌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ELISA结果显示,伴白念珠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患者血清中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而伴白念珠菌感染和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又高于一般脓毒症患者;且伴白念珠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中HMGB1和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但伴白念珠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和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白念珠菌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HMGB1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RP和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DG)成正相关(r分别为0.530、0.541、0.816,P<0.05或0.01),与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无相关(r为0.093,P>0.05)。4.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明显减少,其中以白细胞减少最为明显,表明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构建成功。5根据不同浓度小鼠的生存曲线,本实验选取的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最适浓度为2×105个/ml。6.肺、肝和肾组织培养及病理结果显示:肺、肝和肾组织中均有白念珠菌生长,表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构建成功。7.与正常组相比,免疫抑制组、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和EP组小鼠在免疫抑制后第4d开始体重明显下降(P<0.05);与免疫抑制组相比,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和EP组小鼠在感染后第2d开始体重明显下降(P<0.05);与EP组相比,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第3d开始体重明显下降(P<0.05)。8.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的死亡率为33.33%,EP组小鼠的死亡率为13.33%;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生化和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相比,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的肺、肝和肾组织明显受损,CRP明显升高;而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组小鼠肺、肝和肾组织受损程度明显减轻,CRP明显降低。10.外周血、肺、肝和肾组织q 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相比,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和EP组小鼠的外周血、肺、肝和肾组织中HMGB1 m 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0.01);而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组小鼠在感染后3d开始HMGB1m 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11.肺、肝和肾组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念珠菌感染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和EP组小鼠肺、肝和肾组织中HMGB1的表达明显增加;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能显著抑制HMGB1的表达。12.肺、肝和肾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白念珠菌感染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肺组织HMGB1的表达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肝组织细胞核内HMGB1的表达明显增加,同时随着感染天数的延长,肝细胞胞浆中HMGB1的表达也明显增高;肾组织皮质中胞核和胞浆中HMGB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而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不仅能明显抑制胞核中HMGB1的表达,也能明显抑制HMGB1从胞核释放到胞浆中。13.外周血ELISA结果显示,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和EP组小鼠外周血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组小鼠外周血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1.白念珠菌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HMGB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不伴真菌感染的严重脓毒症患者,但两者外周血HMGB1 m R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目前HMGB1在白念珠菌性脓毒症中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收集到的样本量少,HMGB1在白念珠菌性脓毒症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2.白念珠菌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HMGB1与PCT、CRP和BDG成正相关。根据其他细菌脓毒症和本实验研究结果,我们猜测HMGB1结合临床上不同的指标,有助于区别细菌脓毒症和真菌脓毒症的诊断。但本实验收集到的样本量少,这一猜想还有待进一步证明。3.本实验构建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选取的最适感染浓度为2×105个/ml,组织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均证实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构建成功。4.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外周血、肺、肝和肾组织中HMGB1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与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组相比,EP能明显抑制HMGB1的表达和释放,减轻肺、肝和肾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小鼠死亡率,表明HMGB1抑制剂可能为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依靠企业的自身实力难以进行突发性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同样单纯地依靠政府行为也较难驾驭,所以在危机管理中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来应对危机。本文立足于电网企业,在2008年初南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产后体重滞留女性的体重滞留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71例产后体重滞留女性按意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治疗组由产后6周开
本文结合邮政物流的实际情况,如何在物流客户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增值服务提供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作业,以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效应。
高校校内学生申诉制度是保护学生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高校自我反省、依法治校的手段之一。当前学界对申诉制度的研究主要从组织结构、申诉程序、受理范围等方面入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养、教育理论素质和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
<正>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旅店业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加强旅店业卫生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笔者对该区2004—2006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样方法按GB/T
企业政工队伍素质的建设可以集中体现全体职工的综合素养,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企业内部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确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是我国公司立法上的突破。但《公司法》的概括性规定没有很好地体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这
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打好文化基础,教育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教育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
历史村镇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为例,分析了历史村镇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原住民文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