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以此为靶点的基因治疗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原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有赖于肿瘤内部新生血管形成,肿瘤可以通过血管从宿主获得营养和氧气,又可通过肿瘤血管向宿主输送和转移肿瘤细胞,并在机体其他部位生长,诱导血管生成,导致肿瘤转移。Hanahan等,1996年提出了“血管形成的开关平衡假说”(balance hypothesis for the angiogenic swith),认为血管生成受多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共同调控,促进因子的浓度上升或抑制因子的浓度下降,开关处于开放状态导致血管形成。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知有数十种促血管生成及抑血管生成的因子参与作用,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可能是最强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近来研究表明,VEGF家族有5个成员组成:VEGF(或VEGF-A)、VEGF-B、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IGF)等,其中VEGF-B、VEGF-C和VEGF-D都是新近被发现的,这些因子者都与血管发育、生成相关;其中VEGF-C还与淋巴管内皮生成相关。VEGFs通过作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VEGFR1(Flt-1)、VEGFR2(Flk-1、KDR)、VEGFR3(Flt-4)而发挥生物学活性。 研究发现,VEGFs及其受体对许多实体瘤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肿瘤、卵巢肿瘤、膀胱癌等肿瘤的血管生成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发达国家常见恶性肿瘤首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2000年世界人口调整肺癌男性发病率为38.46/10万,死亡率为33.21/10万;女性调整发病率为15.70/10万,死亡率为13.45/10万。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9~85%,SCLC占15%~20%。80%的肺癌在诊断后的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14%。目前,除手术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进展缓慢。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45%,已成为世界上肝癌发病最集中的国家
刘绍武先生创立了三部六病学说,其整体气血论四脉定证学说中的聚脉证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研究聚脉证的治疗思路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上见聚脉者便可定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及膳食结构,为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 373人,应用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中我国占42.5%,肝癌成为我国第二位的肿瘤病因,近20年来其死亡率增加41.7%。手术治疗是肝癌公认的较好治疗方
前言肺癌是我国大中城市中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尽管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首要原因,但其不足以解释非吸烟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特别是女性肺癌患
<正>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外周淋巴组织,是咽淋巴环的一部分,在生命早期促进了免疫系统的发育,以抵抗吸入性微生物[1]。儿童腺样体的体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在5~6岁时达到
<正> 经济学中有“边际效用”一词,我对它不甚了了。“文学史的‘边际研究’”则是我杜撰的说法,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述之前,权且用之。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可以从多种角
锆石是U-Pb计时的首选对象, 对于地质历史复杂的变质岩地区, 如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年代学研究,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变质岩中锆石经历了Pb的扩散丢失作用; 晶格损伤导致的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