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平等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36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逐,每个人都渴望平等,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和爱的和谐社会中。恩格斯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基本立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为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平等的基本内容和实现程度,并反映了一定结构的利益关系。平等或者不平等的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平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研究平等,就不能科学地把握平等的本质。恩格斯立足社会现实,以独特的历史视角来阐发平等观,对平等问题作出了科学解答,并明确强调,获得真正平等的途径即是实现共产主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比较重视对恩格斯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主张在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应该努力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平等;邓小平立足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先富论”的论断,即让一部分人民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状态;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达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最高价值追求;此外,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平等观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大大丰富了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平等理想做出了艰辛的探索,他们所建构的平等思想框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对恩格斯平等观的科学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平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充分表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实现社会主义平等观的重视,同时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不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尝试从恩格斯平等观入手,旨在对恩格斯平等观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找出路。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开展交通项目水域桥梁施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桥梁施工工艺流程,探讨了水域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的机制,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原则、范围、内容、方法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本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作为观察组,回顾本院ICU以往采取常规护理的气
萧红在香港创作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叙述了生活在故乡呼兰河小城的"小民们"的家园故事。属于老青幼三代无家的三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呼兰河小城民众的缩影,作者用冷暖递进的
内容农村法治化治理中,村级组织面对乡镇政府的指导、干预或者控制,呈现出顺从或者抵制两种政治性回应。一部分村民委员会顺从于乡镇政府,完全成为乡镇政府的“利益代言人”,另一
<正>嫁接苦瓜栽培是以无棱丝瓜、黑子南瓜或葫芦瓜苗为砧木嫁接育成的嫁接苗用于大田生产的新型栽培方式。2011年4月上旬,漳平市农业局从龙海某种苗公司购买嫁接苗在新桥镇试
作为我国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国家在政策以及资源等方面给予了其大量的支持。然而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经营体制僵化,内部绩效低下,债务和社会负担沉
如何处理公共政策制定中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相互关系 ,建立起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合理关系模式 ,是公共政策体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发现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