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古都风貌的传承与发展——以西安与洛阳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城市化脚步加快,城市风貌瞬息万变。原有的城市建筑与城市格局渐渐不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城市更新活动不断进行,仍城市这个有机体常保活力。然而,随着城市更新不断加快和深入,对于原有城市的旧建筑和旧貌都在不断地改变,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好城市新貌与旧貌的关系,城市建设最大问题。伴随着建国60多年的风风雨雨,城市的风貌也千变万化,有的更加现代,有的仍保留着古城的特色。作为有着悠久建都史的两个城市:西安和洛阳,他们的古都城市风貌变得或清晰或迷茫。  本文以古都风貌为研究对象,在提出古都风貌概念、内容、思路、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古都风貌传承和发展的具体策略。基于对西安和洛阳两座古都城更新实践分析与研究,用比较和归纳的分析方法,将文献与调研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内容。  本文分为绪论、国内外古都风貌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西安和洛阳城市更新中古都风貌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西安与洛阳的古都风貌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城市更新中古都风貌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建构、城市更新中古都风貌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等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相关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归纳总结得失与启示;第二部分以西安和洛阳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个城市风貌传承实践,提出两个古城风貌的特征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建立在前文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古都风貌理论,并提出了传承发展古都风貌的具体策略。在本文的最后一章里,古都风貌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得到具体落实,分别从旧建筑利用、新建筑发展、街道意象更新、群体建筑风貌营造、新旧建筑整合五个方面展开叙述传承发展的策略,将从前概念化的古都风貌落实到了现实可行策略中。
其他文献
陕北黄土高原是世界地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因孕育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而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能源化工产业的兴盛极大地推动了陕北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苏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对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同时,古城内的水岸空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产生了古城水岸空间的更新与传统空间形态相
自1990年代,伴随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发展,都市圈作为一种全新的区域空间形态,日益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单元。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一直是规划学界、地理学界等多学科共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绿色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个复杂部分,在建设生态城
当今,在由生产社会演变为消费社会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也随之改变,从单纯的对实物的需求转向对购物空间环境品质的需求。大众外出到达商业街的目的从传统意义上单一的“购买行
大学校园整体化设计有两个含义,首先是将“整体化设计“运用到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中去,另一个含义是大学校园整体化设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一些典型村庄发展模式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但亦存在重大分歧
对城市文化中心进行了研究;也对建筑领域的“开放性”进行了定义,并通过大量开放性建筑案例对“开放性”的空间特点进行总结;之后又结合城市文化中心的特点,总结出具有开放性的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