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州话始发于合浦县廉州镇,是广西北海市使用人数最多的地域方言,属于粤语钦廉片。廉州话来源于广府话,受到闽客方言的影响,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的体貌研究也体现了这点。 本文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靖海镇的廉州话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到第一手语料。根据李如龙(1996)的体貌界说,严格区分“体”和“貌”,把“表示动作、事件在一定时间进程中的状态”称为“体”,把“和动作、事件的时间进程没有关系或关系少的情貌”称为“貌”。全文共描写了廉州话六类体标记、三类貌标记,分别是实现体“□[g21]”、经历体“过[ko44]”、持续体“倒[tu35]”、进行体“紧[kn45]”和“在□[ki44/ni44]”、起始体“起身[hi35sn45]”、继续体“落去[l224hu44]”、短时貌“V(一/两)V”、尝试貌“VV(看)”以及持续貌“VV”。在动词分类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各类体貌标记的语法意义、与谓词类型的关系、句法结构、特殊句式及引申用法,并进一步与普通话、广州话的同类体貌标记作比较,突出廉州话体貌标记的特色。论文最后总结归纳了廉州话体貌标记的形式和总体特点。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新语料,在前人描写的基础上补充了实现体“□[g21]”、进行体“紧”和“在□[ki44/ni44]在这儿/那儿”、尝试貌“VV(看)”以及持续貌“VV”,弥补了文献收录廉州话体貌标记不全的缺陷;其次,运用真实语料纠正了目前文献中对“过”和“了[lg21]”定性错误的问题;再次,详细的描写反映了廉州话体貌标记概况和特点,有利于扩大粤方言体貌标记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