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世纪70年代过度教育分析及对我国启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扩招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过度教育现象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也出现过度教育问题,经历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应对后,过度教育得到明显改善,高等教育又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本论文尝试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着手,分析过度教育产生的背景,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并深入分析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度的现状和特征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过度现象有所启迪。本论文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过度教育理论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过度教育的理论解释、类型分类和测量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过度教育理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分别从高等教育普及化、科技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危机三个角度来解释70年代过度教育发生的具体原因,从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的制定、通识教育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的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校企合作四个方面论述美国面对过度教育状况采取的措施和产生的效果。第三部分接着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现状。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相对性过度、结构性过度、长期性过度三个主要特征;然后从中概括出经济水平限制、高等教育发展不合理、特殊制度环境和传统择业观念等深层原因;最后探讨教育过度带来的影响,包括降低个人收益、影响生产力、造成资源浪费和诚信危机、导致社会不安定等,阐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发展经济、加大高等教育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几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过度教育现象。
其他文献
重庆市是集大城市和大农村为一体的直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重庆市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数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标准,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与评估、标准建设以及具体的实践教学都极具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了美国《21世纪外
基本药物和国家药物政策是WHO的全球基本药物行动计划的核心部分,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国的多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重要组成部
十九世纪法国艺术家柯罗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的形成经历了国内初学期、意大利风格期和法兰西风格期,而最终成熟且独创的“柯罗风格”艺术创作方法是在法兰西风格的探索时期。柯
现如今,在我国的中小学学校教育中,问题学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有关问题学生这个概念的定义本身却是众说纷纭。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则主要从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体现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功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英语教育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为重要。外语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已经成为21世
在中国儿童参与调查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相关检验方法,从学业成绩、班干部的担任情况、学校投入三个方面,对儿童参与和学校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其中,儿童参与的内容
目的建立鹌鹑清醒状态下舌体图像采集方法及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化定量分析方法,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码相机采集正常鹌鹑清醒状态舌体图像,
美日同盟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是美日两国依据各自国家利益需求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作为冷战的产物,它不但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反而在冷战
怎样与新课程同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教育实践中自觉地矫正教学中的不良行为,重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世界,这样才能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