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热化学修饰、图案化及拉曼表征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人类能够制造的唯一一种单原子层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学、光学、力学、热学、生物学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质。完美的石墨烯由于其导带和价带在Dirac点接触,呈现金属性,对其应用造成了很大限制。因此,打开石墨烯带隙将其转变为半导体而且尽量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成为一个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本论文中,我们基于热化学反应对化学气相沉积沉积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进行了共价化学修饰,并进一步结合微接触印刷技术实现了石墨烯的图案化修饰。  首先,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在铜箔上生长得到了大面积、高质量单层石墨烯。通过上百次的生长条件摸索,发现CH4(碳源)和H2(载气)比例对生长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CH4和H2比值太小无法得到大面积石墨烯,太大则石墨烯质量下降,甚至得到双层石墨烯。同时,生长温度会显著影响石墨烯的质量,生长温度越高,得到石墨烯质量越好。  然后,利用纳米转移技术将石墨烯转移到硅片上,对其进行了化学修饰,并用拉曼光谱进行了表征。我们利用加热激发过氧化苯甲酰(BPO)和石墨烯的反应,安全、经济地对石墨烯进行了大面积修饰。研究了热化学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发现反应最低温度为75℃,85℃以上反应不均匀。测试了热化学反应的时间曲线,表明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D*峰半峰宽、G峰半峰宽增大,ID/IG和ID*/IG增大,2D峰强度下降,D*峰、2D峰蓝移增大,证明石墨烯中缺陷较少且逐渐增多;第二阶段D*峰半峰宽、ID/IG、I D*/IG曲线下降,证明石墨烯中缺陷较多且逐渐增多,但G峰半峰宽减少,D*峰、2D峰蓝移减小,2D峰强度回升。  最后,结合热化学反应和微接触印刷技术实现了石墨烯的图案化修饰。首先在石墨烯上印刷BPO图案,然后加热激发反应,得到了700nm宽条纹状修饰的石墨烯光栅结构。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创新服务是图书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通过调查,总结了“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图书馆在“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互联网+ 服务平台 图书馆 创新服务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
尘埃等离子体是由电子、离子和中性原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以及其中的尘埃粒子组成的体系。尘埃及尘埃等离子体在空间中广泛存在,对实验室等离子体环境、核聚变、半导体加工等方面
该论文研究自动目标识别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基于从实物采集的图象,实现多个 旋转、平移、微小尺度变化以及畸变等不变性分类识别.基于级联神经网络模型,该论文提出了关于学
在传统的夸克模型中,重子被描述为三个组分夸克qqq的束缚态,介子被描述为夸克-反夸克q(q)的束缚态。但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以及夸克模型并不排除多夸克态qq(q)(q)
30岁,是个很尴尬的年纪,老得不再能混迹于年轻人的队伍,却又还没有老到可以对年轻人说三道四;已经不再轻信新的东西,却也没有老到要为旧朽之物辩护。  后来,我才发现“三十岁的女人”面临的问题和“三十岁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生活并没有给她单独出一份考卷。  而有些答案,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过上平庸的生活  都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或许没错,但是我观察身边人,一
期刊
民间滋生着各种性情可爱的生灵,比如我的表弟文军,比如他的羊群。见到他和它们时,仿佛生活将在下一个镜头中出现,但在黄土脊上很现实地想了想,才明白其实生活已经在无数个卑微细节和空空荡荡中过去了。我的表弟已经从年轻人长成了中年人,风吹日晒的容颜显得和城市里的老年人一样。  放羊不杀羊,是文军表弟做羊倌的原则。他总说和羊感情缠绵多年,一直都怀念和羊一起成长的岁月,似乎在成长的过程中吃透了羊的性格,可最近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