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绿色荧光蛋白核心结构p-hydroxybenzylideneimidazolidinone(HBDI)为母体荧光团以及超分子葫芦脲CB7,设计合成了两种荧光探针。利用适当两亲性有利于细胞内质网的吸收的特点设计合成内质网定位的新型荧光探针。同时,以超分子主客体识别原理,以及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与叶酸的高亲和力结合原理设计合成了基于CB7的荧光探针实现了对叶酸受体高表达肿瘤细胞的检测。(1)设计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两亲性的荧光探针可用于靶向内质网。该探针以HBDI为荧光团母体,一端连接十八烷长链作为疏水端能跟磷脂双分子层内的疏水链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因此能够插入到生物膜中,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定位功能。同时,HBDI荧光团母体本身的亲水性和扭转结构赋予该探针具有较好的两亲性。因此,该探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适当的两亲性更能促进内质网(ER)的吸收,因此能够定位到内质网上。更进一步说,该探针在结合内质网前由于BDI的旋转振动,导致荧光信号较弱,一旦通过疏水作用定位到ER上其扭转被抑制,恢复较强荧光。因此,该探针对于涉及内质网生命活动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2)基于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与叶酸的高亲和力以及CB7超分子闭锁系统与金刚烷的高亲和力结合机理,设计出一个探针体系FA-ADA-CB7-CF用于高选择性检测肿瘤细胞。该探针体系对于MCF-7细胞(人乳腺癌细胞)和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等上皮源恶性肿瘤细胞有荧光响应,而对CHO-K1细胞(正常小鼠卵巢细胞)等正常细胞无荧光响应。仅探针CB7-CF对MCF-7及Hela细胞基本无荧光响应,说明只有通过FA-ADA和CB7-CF体系构建,才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识别。并且该探针具有低毒性,较强的光稳定性,不易猝灭,因此该系统特别适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持续照射下进行活细胞成像研究。该探针体系还可以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荧光响应,而对正常组织切片无响应。因此,该探针体系的建立对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肿瘤靶向药物释放体系构建具有潜在的价值。